新鲜

俄版JDAM用中国北斗卫星定位?打击精度震惊美欧

字号+ 作者:gisempire 来源:中华网论坛 2015-11-20 08:18 我要评论( )

中国的新式坦克炮射导弹使用了北斗和GLONASS双模模式,以提高战时保障,而近期消息称中国和俄罗斯在积极加强双方导航定位系统的技术和建设合作。因此俄罗斯的KAB-500S-E型卫星制导炸弹很可能也会采用北斗和GLONASS双模模式来提高保障。

   自俄罗斯参与空袭打击IS开始,诸多新武器装备频频亮相,在公认的俄罗斯武器技术日渐没落的前提下,这些装备和武器的亮眼战绩令外界颇感惊讶。在空袭行动中,俄军不仅动用最先进的战机和轰炸机,而且也使用了部分“智能”武器。其中俄军首次使用最新型卫星制导炸弹KAB-500S-E。这种炸弹使用惯性/格洛纳斯卫星联合制导,弹重560公斤,战斗部装药195公斤,投弹高度500-5000米。据称,该弹具体性能还处于保密状态,只在2014年的莫斯科航展上进行过展示。

    俄罗斯KAB-500S-E型卫星制导炸弹最早在2014年的中国珠海航展上展出过缩比模型,在2015年的莫斯科航展上展出过全尺寸模型。自面世之日起,就被外界冠以俄版JDAM的绰号。现有资料显示,KAB-500S-E型炸弹只有500千克一种型号,采用GlONASS/GPS/惯性制导方式,命中精度5至10米。如果这些数据属实,则KAB-500S-E型炸弹的性能相当可观,因为美制JDAM的命中精度为10至13米。

    军事媒体分析称,因疏于维护管理,俄罗斯的GLONASS全球定位系统的部分卫星已经失效,如果仅依靠GPS的商业信号与传统的惯性制导方式,KAB-500S-E型炸弹就能获得实战中可接受的打击精度,则预示俄罗斯要么已更新了部分GLONASS系统,要么就是在无动力弹药的惯性制导方面取得了技术突破。实际上这也是美欧质疑俄罗斯军方公布的对IS打击效果的原因之一。

    那么除了上述两种可能之外,就没有别的选项了吗?答案是有,那就是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之前就有媒体消息称,中国的新式坦克炮射导弹使用了北斗和GLONASS双模模式,以提高战时保障,而近期消息称中国和俄罗斯在积极加强双方导航定位系统的技术和建设合作。因此俄罗斯的KAB-500S-E型卫星制导炸弹很可能也会采用北斗和GLONASS双模模式来提高保障。


苏34战斗轰炸机

   另外中国也有自己的国产JDAM智能炸弹版本,就是雷石6滑翔制导炸弹。雷石-6的尾部安装了一组制导尾翼,内含卫星导航(GPS)接收器及飞行控制系统。但《简氏》指出,除使用GPS制导选项外,中国已经研发使用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和中国“北斗”系统两种更安全的全球定位导航系统来制导的“雷石-6”炸弹的变型。一代北斗的定位精度10米基本符合中国雷石6和俄罗斯KAB-500S-E型炸弹的定位精度需求。

    2014年1月,中国媒体报道称,北斗系统服务区域由之前的东经84度到160度,扩展至东经55度到180度;系统定位精度由水平25米、高程30米,提高至水平10米、高程10米;测速精度由每秒0.4米,提高至每秒0.2米;授时精度达到单向50纳秒。在中国及周边地区,北斗系统服务性能与GPS基本相当,并且已经可以独立提供北斗导航、定位、授时服务,总体性能与美国GPS性能相当。

    有人会问上述数据说明什么问题呢?军事专家高峰指出,按照2014年1月的数据,北斗系统从东经55度到180度的服务范围并不包括叙利亚所在区域。也就是说俄罗斯当前使用的KAB-500S-E型炸弹即使安装了北斗导航组件,也无法在叙利亚区域发挥作用。不过他同时指出,从上次数据公布至今已经有一年半多的时间了,而且中国在此期间还发射了新的北斗导航卫星,因此现在北斗服务范围向外拓展到东经30度一线绝对有可能。这样的话北斗就可以发挥作用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GIS帝国网站报道中出现的商标及图像版权属于其合法持有人,只供传递信息之用,非商务用途。

1.GIS帝国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华为将面向海外开发者推地图服务,可用手机实现厘米级定位

    华为将面向海外开发者推地图服务,可用手机实现厘米级定位

    2019-08-14 15:05

  • “伽利略”瘫了 而“北斗”却在加速迈入全球时代!

    “伽利略”瘫了 而“北斗”却在加速迈入全球时代!

    2019-07-26 08:14

  • 美国突然邀请北斗联网,老院士:决不能答应

    美国突然邀请北斗联网,老院士:决不能答应

    2018-11-16 17:26

  • 北斗双星纪实背后的团队故事

    北斗双星纪实背后的团队故事

    2018-10-24 08:39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