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最近一些认知却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回答:界面就是软件应用它本身。它不是一份对软件应用功能的图形化说明书,不是对软件应用功能与任务的图形化翻译,它就是软件应用本身,并且与之浑然天成。
GIS软件往往让用户觉得复杂,是否正因为缺乏用户交互设计,或者不够重视。 交互设计是以实现用户目标为首要目的,使用户生活更加便捷为最终目的,让我们看看谷歌地图是如何体现用户的交互设计。谷歌地图在我认为,是目前全球最好的地图应用之一,正是以此为出发点,是兼具人性关怀与审美高度的契合之作。对于地理位置服务 商而言,其地理导航和搜索功能应保持顺畅、高效、易操作性。当这一切都在正常运作时,其背后用户体验的设计与使用的算法通常不会被用户察觉。
谷歌地图2004年正式发布,从当初简单的美国、英国网状线路图至今,已经走过了很多年。而今我们要向大家展示包括商业区和公共交通路线分布,三维城市, 天然地形等等。如今的谷歌地图服务对象涵盖行人、司机、游客及当地人。它的功能早已不仅是路线浏览搜索,而是集覆盖、搜索结果、导航及个性化搜索为一体的 全新电子地图服务(资源遍及全网络)。秉承谷歌的发展使命,我们旨在以地理环境的形式整合世界信息。
这项野心背后承载的巨大工作量及改革任务需要考量设计构想、产品策略、工程技术水平、种族研究及可行性研究等诸多因素。我们从全球各地办公室中挑选出优秀 的设计师、研究人员及原型师组建成谷歌地图用户体验团队。不同地域的同事的研究力及经历能使我们准确把握住对现实世界的洞察,并且帮助我们完善用户服务。
这项作品的理念在于为用户指明地理位置。从路线图、城市交通到天气图层,再到自然景观,通过多类别设置,我们的团队致力于为任何用户提供完善的地理搜索服务——将这些纷繁复杂及变化多端的地理因素转化为简单易操作的服务指南。
图为谷歌地图从2009年(上)至2011年(下)伦敦、纽约、悉尼路线图的设计革新演变,点击查看详情
图为谷歌地图全球制图审计团队工作进行时
谷歌地图始终将此理念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中,这一系列地图和日常所谓的正确的调色板之间毫无关系。通过统一及简化我们自己的谷歌调色板(将成百个颜色降低到少量颜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全球用户提供为他们所熟悉且又秉承谷歌地图一贯风格的用户体验。
图为谷歌地图调色板研究及精修样本
为了执行新设计的简化配色方案,谷歌地图通过局部变化以维持为人熟知的区域地理系统(比如相比于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英国、日本有着较多的路线分类)。很多更区域化的改革方案引用到了谷歌地图的调色板中:加入了3D阴影效果以显现当地时间刻度的变化。
顺时针方向(左下角起)依次为:东京、伦敦、巴黎的路线图,右下角则是午后阳光照耀下有阴影效果的旧金山Pioneer Park(这种效果属于Google MapsGL专利)
由于谷歌地图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必须加强对基本导航线路的地址识别力。西方人基本是按路名找路的,而东方人则是按地标或者旅游景点。导致这 样习惯差异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不清楚路名(比如,在印度,当地人习惯按地标找路),复杂的地址(比如,日本的门牌号不是按顺序排列的,而是按当时建立日期 排的)。为了统一各种编号方式,使用户更加快捷的搜索到目的地,我们创建了旅游景点图标系统。这些图标是根据AIGA(American Institute Of Graphic Arts美国平面设计师协会)创作的国际统一的象形符号而创建的,所以全球用户都能看的懂。
图为谷歌地图强大图标系统中的一小部分
在这些区域系统中,有一些例外。比如在日本,小学生每天都会学到一系列独特的图标(邮局、医院等)。为了保证日本用户的熟知度,我们对其有特例,允许他们使用当地特有的图标。另一方面,我们为公共交通创 建了很多模式的标准化图标(比如,公交车,有轨电车,火车等),而每个国家的地铁图标则不一样。因为无论游客还是当地人都会乘坐地铁,每个地方当地的地铁 车站的品牌搜索系统才是最好的——用户不仅可以使用其车站地图导航,也能使其在车站外便捷搜索。我们已经量身定制了这样一个区域性道路盾牌,且保证了地图 中的路边标记为用户熟知。
图为谷歌地图中一些局部公共交通图标及道路盾牌样本
转载请注明出处。GIS帝国网站报道中出现的商标及图像版权属于其合法持有人,只供传递信息之用,非商务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