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两会人物:姚檀栋院士与冰川的不解之缘

字号+ 作者:gisempire 来源:未知 2017-03-07 12:58 我要评论( )

霾是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姚檀栋告诉记者,霾的产生起初与全球变暖无关,但全球变暖过程会增加雾和霾的发生,并且有越来越强的趋势。

在2015年两会上,一首“沁园春·霾”让很多人知道了全国政协委员姚檀栋,但大部分人不了解的是,他还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从事青藏高原冰川研究三十余年。

有人评价说,姚檀栋很“高冷”,这或许与他研究的专业有关,青藏高原冰川学——因为海拔高、冰川冷,也因为这是一门基础学科,板凳一坐十年冷。

不过,最近这位“高冷”科学家却在媒体上火了起来,成了一位“科学网红”,他获得了国际上地理学的最高奖项——被誉为“地理学诺贝尔奖”的维加奖。这也是亚洲学者首次获此荣誉。

姚檀栋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对于科学研究,他有着怎样的见解和态度?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崇敬之心,3月4日,记者来到了他所在的政协小组讨论会现场对他进行了专访。

神采奕奕、精神抖擞,一眼看上去,姚檀栋似乎只有四十岁出头的样子,实际上已有五十多岁。

1974年,姚檀栋作为当年的优秀学生,被兰州大学冰川冻土专业录取。“中国冰川之父”施雅风和著名地理学家李吉均是姚檀栋的入门恩师。

1987年,他前往法国,师从世界冰芯研究权威、泰勒环境成就奖得主劳瑞斯,投身冰芯研究。

回国后的多年,姚檀栋多次和其他科学家一起,前往被誉为地球“第三极”高海拔地区青藏高原钻取冰芯,在狂风暴雪中,一次次通过钻探工作,获取科学研究的样本。那里气候地理条件恶劣,谁也不知道哪一天就丧生于青藏高原冰川的夺命裂缝中。即使遇到恶劣天气和冰裂缝,他们也要坚持工作,直到钻出长达几百米的冰芯。

霾是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姚檀栋告诉记者,霾的产生起初与全球变暖无关,但全球变暖过程会增加雾和霾的发生,并且有越来越强的趋势。

有科研为证,从1950年代的青藏高原冰芯里,就发现了霾的信息,而在此之前,霾的信息很少。

青藏高原是中国生态屏障。“这里打喷嚏,其他地方就感冒。”姚檀栋形象地打比方解释到,“青藏高原冰川、积雪面积的大小,会直接影响亚洲季风的强弱,决定我国东部地区的旱涝。”

姚檀栋坚持研究青藏高原冰芯三十年,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

冰川研究本身就是基础研究的一部分。姚檀栋透露说,今年,他带来的提案是关于基础研究的。他认为,我国科技界需要培育宽广的科学视野,而科学视野是建立在扎实的科学基础研究之上。欧美的科技创新能力很强,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在基础研究领域有非常雄厚的实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GIS帝国网站报道中出现的商标及图像版权属于其合法持有人,只供传递信息之用,非商务用途。

1.GIS帝国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