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
gis
管理员
管理员
  • 注册日期2003-07-16
  • 发帖数15951
  • QQ
  • 铜币25345枚
  • 威望15368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 GIS帝国居民
  • 帝国沙发管家
  • GIS帝国明星
  • GIS帝国铁杆
阅读:1467回复:0

关于征求《2015年天地图省市级节点技术评估工作方案》意见的函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5-04-22 22:56



关于征求《2015年天地图省市级节点
技术评估工作方案》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
为推动天地图省市级节点良性发展,根据《天地图公益性保障服务能力建设方案》(国测信发〔2014〕6号)的精神,我司组织起草了《2015年天地图省市级节点技术评估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现送你们征求意见,请于2015年3月13日前将修改意见和建议反馈至我司地理信息处。意见反馈只需发送传真件(加盖公章)和电子邮件,不需要邮寄纸质文件。
联系方式:
陈  晨  地理信息与地图司
01063882113(兼传真)  tianditu@sbsm.gov.cn
查祝华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01063881239

2015年2月27日

 


2015年天地图省市级节点技术评估工作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一、评估对象
2015年5月31日前通过服务聚合的方式接入天地图主节点的省级节点、市级节点(地市级)纳入本次技术评估。
鉴于北京、天津、上海采取了天地图省市级节点一体化建设模式,上述三地只评估省级节点;重庆市无市级节点(地市级),只评估省级节点(包括市级财政投入建设的18-20级相关内容)。
市级节点技术评估采取自愿的原则。拟纳入技术评估的市级节点,由其管理部门向省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省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于2015年6月10前将本地区参与评估的市级节点名单上报国家局地理信息与地图司。
未纳入技术评估的市级节点(县级)或其他节点,各省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可参照本方案自行组织技术评估。
二、评估内容
天地图省市级节点技术评估以2015年全年综合情况为主,内容包括:节点建设、数据整合、运行维护、推广应用、长效机制、特色工作等6个方面。
为体现公平原则,本次技术评估将适当降低部分西部地区(贵州、云南、广西、西藏、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省市级节点在有关指标中的要求(详见附件1、2)。
三、评估结果
天地图省市级节点技术评估总分值为105分,评估结果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分值与等级对应关系如下:
[td=1,1,68]
分值
[/td] [td=1,1,85]
50分以下
[/td] [td=1,1,100]
50.160
[/td] [td=1,1,108]
60.175
[/td] [td=1,1,104]
75.190
[/td] [td=1,1,113]
90.1分以上
[/td]
[td=1,1,68]
等级
[/td] [td=1,1,85]
[/td] [td=1,1,100]
★★
[/td] [td=1,1,108]
★★★
[/td] [td=1,1,104]
★★★★
[/td] [td=1,1,113]
★★★★★
[/td]

省级节点技术评估指标与国家局年度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绩效考核涉及的天地图建设与应用工作相关联,其评估分值将按比例换算成相应的绩效考核分值。
五、时间安排
6月中旬至10月底,开展日常监测数据采集工作。11月,开展集中技术评估工作(各地于11月15日前提交省级节点、10月31日前提交市级节点的技术评估材料)。12月底,完成技术评估报告编制工作。2016年1月底前,发布省市级节点技术评估结果。
五、组织实施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地理信息与地图司负责天地图省市级节点技术评估的组织实施工作,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承担具体技术评估工作。
各省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配合做好省级节点的技术评估,组织协调本地区纳入技术评估的天地图市级节点所属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配合做好市级节点的技术评估工作。

附件:12015年天地图省级节点技术评估指标体系
22015年天地图市级节点技术评估指标体系
附件1
2015年天地图省级节点技术评估指标体系
[td=1,1,9%]
一级指标
[/td] [td=1,1,5%]
分值
[/td] [td=1,1,9%]
二级指标
[/td] [td=1,1,5%]
分值
[/td] [td=1,1,40%]
评估内容
[/td] [td=1,1,30%]
评估细则
[/td]
[td=1,3,9%]
节点建设 [/td] [td=1,3,5%]
14 [/td] [td=1,1,9%]
数据覆盖 [/td] [td=1,1,5%]
6 [/td] [td=1,1,40%]
各省级节点15-17级矢量数据完全覆盖本地区截至2014年底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完成区域(6分)。
北京、天津、上海、重庆18-20级矢量数据完全覆盖本地区(市级财政投入部分)截至2014年底1:2000-1:500基础数据完成区域(6分);18-19级影像覆盖本地区(市级财政投入部分)截至2014年底完成区域(6分)。 [/td] [td=1,1,30%]
各地15-17级计分方式为:每级2分×该级接入覆盖率,总分为15-17级得分之和。
北京、天津、上海、重庆18-20级计分方式为:矢量每级2分×该级接入覆盖率,总分为18-20级得分之和;影像每级3分×该级接入覆盖率,总分为18-19级得分之和。
接入覆盖率=接入面积÷基础数据或影像完成面积。 [/td]
[td=1,1,9%]
网站功能 [/td] [td=1,1,5%]
4 [/td] [td=1,1,40%]
公众版门户网站提供量算、路线规划、标绘、API链接、用户帮助、意见反馈等主要功能(2分),浏览速度较快(当地主链路网络,多点测试平均地图加载速度小于5秒,2分)。 [/td] [td=1,1,30%]
主要功能缺一项扣0.5分。 [/td]
[td=1,1,9%]
地图效果 [/td] [td=1,1,5%]
4 [/td] [td=1,1,40%]
采用天地图最新配图方案,达到天地图主节点配图效果(4分)。 [/td] [td=1,1,30%]
每一类符号不同扣0.5分。 [/td]
[td=1,3,9%]
数据整合 [/td] [td=1,3,5%]
27 [/td] [td=1,1,9%]
信息集成 [/td] [td=1,1,5%]
6 [/td] [td=1,1,40%]
更新或新增本地区政府部门专题信息(如统计、环保、交通等),以专题栏目、专题图层等形式在省级节点(包括公众版、政务版、涉密版)发布(6分)。 [/td] [td=1,1,30%]
每更新一类得1分;新增3类或累计6类得6分,新增2类或累计4类得4分,新增1类或累计2类得2分,最高6分。
三个版本中同类的专题信息不重复计算。 [/td]
[td=1,1,9%]
省市融合 [/td] [td=1,1,5%]
6 [/td] [td=1,1,40%]
更新或新增2个(或累计6个)市级节点与省级节点开展数据融合(将市级数据与省级数据汇集在一起,并做一致性处理),作为一个整体在省级节点统一发布服务(6分)。 [/td] [td=1,1,30%]
每更新融合一个市级节点得2分;新增一个市级节点与省级节点融合得3分,最高6分。本行政区域内地市级节点已全部实现数据融合得满分。
部分西部地区新增1个(或累计3个)得满分。
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此项不计分。 [/td]
[td=1,1,9%]
与主节点融合 [/td] [td=1,1,5%]
15 [/td] [td=1,1,40%]
省级节点连同本地区2个(部分西部地区1个)市级节点(含县级)与主节点开展数据融合(15分),其中北京、天津、上海只需省级节点与主节点开展数据融合。 [/td] [td=1,1,30%]
省级节点9分、新增市级节点每个3分,其中矢量数据融合占分值70%、影像数据融合分值占30%,融合数据覆盖范围计分按其与本地节点发布区域比例计算得分(最高15分)。
计分方式为:9分×(70%×省级矢量覆盖比例+30%×省级影像覆盖比例)+3分×(70%×市级1矢量覆盖比例+30%×市级1影像覆盖比例+70%×市级2矢量覆盖比例+30%×市级2影像覆盖比例)。
北京、天津、上海计分方式为:15分×(70%×省级矢量覆盖比例+30%×省级影像覆盖比例)
6月30日之后提交数据融合申请扣2分。 [/td]
[td=1,3,9%]
运行维护 [/td] [td=1,3,5%]
18 [/td] [td=1,1,9%]
数据更新 [/td] [td=1,1,5%]
10 [/td] [td=1,1,40%]
完成一次更新(主要要素更新率应符合下列指标之一:交通5%、地名地址及POI 10%、居民地5%、其他5%,且有效更新面积不小于5万平方千米或不小于接入区域面积的一半;数据整体现势性达到2014年底不受上述指标限制;部分西部地区可适当降低上述指标要求),且15-17级(北京、天津、上海、重庆15-20级)数据做一致性处理,向国家局提交更新测试报告(6分),并顺利通过评估(4分)。 [/td] [td=1,1,30%]
提交完整且符合评估要求的更新测试报告(6月及以前提交得6分、7月至8月提交得5分、9月至10月提交得4分),8月及以前通过评估得4分、9月至10月通过评估得3分、11月15日之前通过评估得2分。
通过数据融合的方式进行数据更新不受上述时间限制,但不得晚于11月1日。数据更新与数据融合同步进行,并履行了数据融合与数据更新手续,两项均可得分。 [/td]
[td=1,1,9%]
支撑环境 [/td] [td=1,1,5%]
2 [/td] [td=1,1,40%]
省级节点运维支撑环境完备(1分),运行稳定(1分)。 [/td] [td=1,1,30%]
基本符合《“天地图”省市级节点建设方案》要求。 [/td]
[td=1,1,9%]
服务状态 [/td] [td=1,1,5%]
6 [/td] [td=1,1,40%]
有专人负责(1分),服务运行状态良好,无服务中断(5分)。 [/td] [td=1,1,30%]
服务接入及运维工作中与相关人员联系不上,发生一次扣1分。特殊情况服务中断时向国家局通报,可不扣分。 [/td]
[td=1,3,9%]
推广应用 [/td] [td=1,3,5%]
25 [/td] [td=1,1,9%]
宣传推广 [/td] [td=1,1,5%]
5 [/td] [td=1,1,40%]
开展多种形式的天地图应用宣传活动(1分),本地节点链入本地省级政府门户网站(4分)。 [/td] [td=1,1,30%]
链入本地省级政府门户首页得4分,二级页面得2分,其他页面得1分。 [/td]
[td=1,1,9%]
应用政策 [/td] [td=1,1,5%]
4 [/td] [td=1,1,40%]
推动省级政府或者联合有关部门出台天地图应用政策(4分)。 [/td] [td=1,1,30%]
含2012年以来已出台的政策。 [/td]
[td=1,1,9%]
应用服务 [/td] [td=1,1,5%]
16 [/td] [td=1,1,40%]
开展基于天地图省级节点(包括公众版、政务版、涉密版)的应用示范,并取得良好效果:有具体用户单位的应用每新增1个6分或累计1个2分,无用户单位的应用每新增1个3分或累计1个1分,最高16分。
部分西部地区省级节点有具体用户单位的应用每新增1个8分或累计1个4分,无用户单位的应用每新增1个5分或累计1个3分,最高16分。 [/td] [td=1,1,30%]
应用示范情况应在省级节点门户网站中展示或链接。提供与用户单位签订的合同或其他证明(如用户证明)。新增和累计分别计分,取最高分。在三个版本中同类的应用示范,不重复计算。 [/td]
[td=1,3,9%]
长效机制 [/td] [td=1,3,5%]
16 [/td] [td=1,1,9%]
投入机制 [/td] [td=1,1,5%]
8 [/td] [td=1,1,40%]
将天地图建设纳入本地区本年度财政投入体系(包括基础测绘投入、财政专项投入等)。 [/td] [td=1,1,30%]
天地图任意一版(公众版、政务版、涉密版)纳入财政投入体系即可得分。 [/td]
[td=1,1,9%]
节点接入 [/td] [td=1,1,5%]
6 [/td] [td=1,1,40%]
新增2个(部分西部地区1个)或累计8个(部分西部地区4个)市级节点接入天地图主节点(6分)。 [/td] [td=1,1,30%]
新增1个市级节点且该节点评估总次数不超过3次得3分,最高6分;评估总次数超过3次,每1次扣1分。本行政区域内市级节点已全部接入主节点得满分。新增和累计分别计分,取最高分。
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此项不计分。 [/td]
[td=1,1,9%]
节点评估 [/td] [td=1,1,5%]
2 [/td] [td=1,1,40%]
组织本地区市级节点(地级市)纳入2015年国家局的技术评估范围,并督促纳入评估的节点按要求及时提交评估材料(2分)。 [/td] [td=1,1,30%]
计分方式为:2分×评估市级节点数量÷接入市级节点数量。 [/td]
[td=1,1,9%]
特色工作 [/td] [td=1,1,5%]
5 [/td] [td=1,1,9%]
特色工作 [/td] [td=1,1,5%]
5 [/td] [td=1,1,40%]
开展具有创新性和特色性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获得天地图应用开发大赛三等奖及以上名次;配合主节点开展有关技术试验和工作试点;开展应用新模式创新等(5分)。 [/td] [td=1,1,30%]
每项2分,最高5分。 [/td]

 
附件2
2015年天地图市级节点技术评估指标体系
[td=1,1,9%]
一级指标
[/td] [td=1,1,5%]
分值
[/td] [td=1,1,9%]
二级指标
[/td] [td=1,1,5%]
分值
[/td] [td=1,1,35%]
评估内容
[/td] [td=1,1,36%]
评估细则
[/td]
[td=1,3,9%]
节点建设 [/td] [td=1,3,5%]
25 [/td] [td=1,1,9%]
数据覆盖 [/td] [td=1,1,5%]
15 [/td] [td=1,1,35%]
各市级节点18-20级矢量数据完全覆盖本地区截至2014年底1:2000-1:500基础数据完成区域(9分);18-19级影像覆盖本地区截至2014年底完成区域(6分)。 [/td] [td=1,1,36%]
各地18-20级计分方式为:矢量每级3分×该级接入覆盖率,总分为18-20级得分之和;影像每级3分×该级接入覆盖率,总分为18-19级得分之和。
接入覆盖率=(接入面积÷基础数据或影像完成面积)×0.8+(接入面积÷本行政区面积)×0.2。 [/td]
[td=1,1,9%]
网站功能 [/td] [td=1,1,5%]
5 [/td] [td=1,1,35%]
门户网站提供量算、路线规划、标绘、API链接、用户帮助、意见反馈等主要功能(3分),浏览速度较快(当地主链路网络,多点测试平均地图加载速度小于5秒,2分)。 [/td] [td=1,1,36%]
主要功能缺一项扣0.5分。 [/td]
[td=1,1,9%]
地图效果 [/td] [td=1,1,5%]
5 [/td] [td=1,1,35%]
采用天地图配图方案,达到天地图主节点配图效果(5分)。 [/td] [td=1,1,36%]
每一类符号不同扣0.5分。 [/td]
[td=1,1,9%]
数据融合 [/td] [td=1,1,5%]
15 [/td] [td=1,1,9%]
省市融合 [/td] [td=1,1,5%]
15 [/td] [td=1,1,35%]
配合省级节点开展数据融合(15分)。 [/td] [td=1,1,36%]
开展矢量数据融合或更新融合得10分,开展影像数据融合或更新融合得5分。 [/td]
[td=1,2,9%]
运行维护 [/td] [td=1,2,5%]
22 [/td] [td=1,1,9%]
数据更新 [/td] [td=1,1,5%]
12 [/td] [td=1,1,35%]
完成一次更新(主要要素更新率应符合下列指标之一:交通5%、地名地址及POI 10%、居民地5%、其他5%,且有效更新面积不小于接入区域面积的一半;数据整体现势性达到2014年底不受上述指标限制;部分西部地区的市级节点可适当降低上述指标要求),且18-20级数据做一致性处理,提交更新测试报告(6分),并顺利通过评估(6分)。 [/td] [td=1,1,36%]
提交完整且符合评估要求的更新测试报告(6月及以前提交得6分、7月至8月提交得5分、9月至10月提交得4分),8月及以前通过评估得6分、7月至8月通过评估得5分、10月31日前通过评估得4分。
通过数据融合的方式进行数据更新不受上述时间限制,但不得晚于10月15日。数据更新与数据融合同步进行,并履行了数据融合与数据更新手续,两项均可得分。2015年新接入的节点不做更新要求,直接得分。 [/td]
[td=1,1,9%]
服务状态 [/td] [td=1,1,5%]
10 [/td] [td=1,1,35%]
有专人负责(2分),服务运行状态良好,无服务中断(8分)。 [/td] [td=1,1,36%]
服务接入及运维工作中与相关人员联系不上,发生一次扣1分。特殊情况服务中断时向国家局通报,可不扣分。 [/td]
[td=1,3,9%]
推广应用 [/td] [td=1,3,5%]
29 [/td] [td=1,1,9%]
宣传推广 [/td] [td=1,1,5%]
7 [/td] [td=1,1,35%]
开展多种形式的天地图应用宣传活动(1分),本地节点链入本地市级政府门户网站(6分)。 [/td] [td=1,1,36%]
链入本地市级政府门户首页6分,二级页面4分,其他页面2分。 [/td]
[td=1,1,9%]
应用政策 [/td] [td=1,1,5%]
4 [/td] [td=1,1,35%]
推动市级政府或者联合有关部门出台天地图应用政策(4分)。 [/td] [td=1,1,36%]
含2012年以来已出台的政策。 [/td]
[td=1,1,9%]
应用服务 [/td] [td=1,1,5%]
18 [/td] [td=1,1,35%]
开展基于天地图市级节点(包括公众版、政务版、涉密版)的应用示范,并取得良好效果:有具体用户单位的应用每新增1个6分或累计1个2分,无用户单位的应用每新增1个2分或累计1个1分,最高18分。
部分西部地区的市级节点有具体用户单位的应用每新增1个9分或累计1个5分,无用户单位的应用每新增1个4分或累计1个2分,最高18分。 [/td] [td=1,1,36%]
应用示范情况应在天地图本节点门户网站中展示或链接,在三个版本中同类的应用示范,不重复计算。提供与用户单位签订的合同或其他证明(如用户证明)。新增和累计分别计分,取最高分。 [/td]
[td=1,1,9%]
长效机制 [/td] [td=1,1,5%]
9 [/td] [td=1,1,9%]
投入机制 [/td] [td=1,1,5%]
9 [/td] [td=1,1,35%]
纳入本地区财政投入体系(包括基础测绘投入、财政专项投入等,9分)。 [/td] [td=1,1,36%]
天地图任意一版(公众版、政务版、涉密版)纳入财政投入体系即可得分。 [/td]
[td=1,1,9%]
特色工作 [/td] [td=1,1,5%]
5 [/td] [td=1,1,9%]
特色工作 [/td] [td=1,1,5%]
5 [/td] [td=1,1,35%]
开展具有创新性和特色性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采用市县一体化建设模式;获得天地图应用开发大赛三等奖及以上名次;开展应用新模式创新等(5分)。 [/td] [td=1,1,36%]
每项2分,最高5分。 [/td]

喜欢0 评分0
GIS麦田守望者,期待与您交流。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