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491回复:0
在中国,谷歌“只谈风月” 奉“网络自由”为圭臬,这是谷歌的权力,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谷歌就能自封为这一派的“教主”了。 ICP牌照年审通过之后,谷歌又在中国内地推出团购搜索服务“时惠”。于是,这消息口口流传:谷歌要“重回”中国内地。 “重回”的说法未免渲染过度。在中国内地推出新服务,其义不在于“重回”,从此“只谈风月”,他日无论成败,皆只商事而已。 巨头的进入代表“战争刚刚开始”这个普遍看法在谷歌推出“时惠”这件事上并不成立。电子商务从业人士并不看重这个消息:谷歌进入得太晚了,而且它只提供机器搜索结果,可人们对团购信息的需求远远不止于此。 “时惠”的最大意义在于,这是近两年来谷歌首次在中国内地面向消费者推出的新服务。此前一周,谷歌中国方面证实其已通过ICP牌照年检,这保证了谷歌中国现有业务的合法性,也为谷歌未来在中国内地继续推动运营其业务留下了一扇“开着的窗口”。9月15日,谷歌又在北京举行了2011合作伙伴日。业界评论称,“谷歌对中国市场似乎又开始悄悄推进”。 对于谷歌来说,这并非“好马要吃回头草”。虽然其宣称过退出中国。事实是,对于这个拥有近4亿网民、网络搜索以每年40%速度增长的世界最大网络市场,谷歌从不曾真正离开过。 去年3月,谷歌将搜索服务由中国内地转至香港,但仍旧在首页上保留了翻译、音乐、购物等功能。所谓“退出”,却并未放弃在中国内地的商业利益。直到目前,谷歌公司在中国内地投资的从事技术研发、软硬件及广告业务的企业,都在运营。 “欲走还留”的背后原因,是中国内地市场越来越凸显出的重要性,对每个跨国公司都是如此,对谷歌也不例外。对发展到了目前阶段的谷歌来说在如此重要的市场,已经被记了一次“大过”,浪费了宝贵的机遇,如果继续犯错,很可能永远追不上竞争对手的脚步了。 互联网流量监测机构Com-Score新近发布最新统计数据8月份,谷歌在美国网络搜索市场的份额为64.8%,连续第二个月出现下滑。与此同时,竞争对手雅虎和微软的市场份额则在不同程度的上涨。 在中国市场,谷歌地图业务的牌照申请迟迟不见主管部门的批复。在这段业务资质“空窗期”里,谷歌地图因其服务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合作伙伴的陆续流失。有意思的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公布的两份名单里(获得资质的单位和未获得资质的单位),谷歌都榜上无名。 曾经僵持的双方,各自都有着需要保持的姿态,但谷歌对外展示的形象无疑在悄悄发生转变。这与所谓“服软”无关,也与是否“低调”无关,一切的关键在于谷歌给自己的定位:政治首脑、宗教领袖还是一个商人? 在对峙中,谷歌为自己选择的形象显然大有问题。奉“网络自由”为圭臬,这是谷歌的权力,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谷歌就能自封为这一派的“教主”了那些有着同样信仰的网民,并非是谁的教徒。 只运用市场力量,努力去追求利润这显示谷歌承认自己只是个“纯粹的商人”。谷歌在中国“只谈风月”,从商业角度看这是务实的作法。否则的话,面对这个人多钱好赚的超大市场,它依然只能在一旁眼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