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7171回复:1
[分享]地理信息系统算法基础
<p>阅读地址:<a href="http://wenku.baidu.com/view/c0253d8071fe910ef12df855.html">http://wenku.baidu.com/view/c0253d8071fe910ef12df855.html</a></p><p>本书全面、系统地收集和整理了当前地理信息系统算法领域的相关资料,以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为线索,内容涉及地理空间数据的描述、检索、存储和管理,以及地理空间信息分析基本方法的设计和实现。<br/>本书可作为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和应用的人员的学习资料,并可供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研究人员参考。<br/><br/>前言<br/>第1章 算法设计和分析<br/>1.1 概述<br/>1.2 算法设计原则<br/>1.3 算法复杂性的度量<br/>1.3.1 时间复杂性<br/>1.3.2 空间复杂性<br/>1.4 最优算法<br/>1.5 算法的评价<br/>1.5.1 如何估计算法运行时间<br/>1.5.2 最坏情况和平均情况的分析<br/>1.5.3 平摊分析<br/>1.5.4 输入大小和问题实例<br/>思考题<br/>第2章 GIS算法的计算几何基础<br/>2.1 维数扩展的9交集模型<br/>2.1.1 概述<br/>2.1.2 模型介绍<br/>2.1.3 空间关系的判定<br/>2.2 矢量的概念<br/>2.2.1 矢量加减法<br/>2.2.2 矢量叉积<br/>2.3 折线段的拐向判断<br/>2.4 判断点是否在线段上<br/>2.5 判断两线段是否相交<br/>2.6 判断矩形是否包含点<br/>2.7 判断线段、折线、多边形是否在矩形中<br/>2.8 判断矩形是否在矩形中<br/>2.9 判断圆是否在矩形中<br/>2.10 判断点是否在多边形内<br/>2.10.1 射线法<br/>2.10.2 转角法<br/>2.11 判断线段是否在多边形内<br/>2.12 判断折线是否在多边形内<br/>2.13 判断多边形是否在多边形内<br/>2.14 判断矩形是否在多边形内<br/>2.15 判断圆是否在多边形内<br/>2.16 判断点是否在圆内<br/>2.17 判断线段、折线、矩形、多边形是否在圆内<br/>2.18 判断圆是否在圆内<br/>2.19 计算两条共线的线段的交点<br/>2.20 计算线段或直线与线段的交点<br/>2.21 求线段或直线与圆的交点<br/>2.22 p心点的计算<br/>2.23 过点作垂线<br/>2.24 作平行线<br/>2.25 过点作平行线<br/>2.26 线段延长<br/>2.27 三点画圆<br/>2.28 线段打断<br/>2.29 前方交会<br/>2.30 距离交会<br/>2.31 极坐标作点<br/>思考题<br/>第3章 空间数据的变换算法<br/>3.1 平面坐标变换<br/>3.1.1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br/>3.1.2 平面坐标变换矩阵<br/>3.1.3 平移变换<br/>3.1.4 比例变换<br/>3.1.5 对称变换<br/>3.1.6 旋转变换<br/>3.1.7 错切变换<br/>3.1.8 复合变换<br/>3.1.9 相对(zr,yr)点的比例变换<br/>3.1.10 相对(zr,yr)点的旋转变换<br/>3.1.11 几点说明<br/>3.2 球面坐标变换<br/>3.2.1 球面坐标系的建立<br/>3.2.2 确定新极Q地理坐标中φ0、λ0<br/>3.3 仿射变换<br/>3.4 地图投影变换<br/>3.4.1 概述<br/>3.4.2 地球椭球体的相关公式<br/>3.4.3 兰勃特投影<br/>3.4.4 墨卡托投影<br/>3.4.5 高斯-克吕格投影<br/>3.4.6 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br/>思考题<br/>第4章 空间数据转换算法<br/>4.1 矢量数据向栅格数据转换<br/>4.1.1 矢量点的栅格化<br/>4.1.2 矢量线的栅格化<br/>4.1.3 矢量面的栅格化<br/>4.2 栅格数据向矢量数据转换<br/>4.2.1 栅格点坐标与矢量点坐标的关系<br/>4.2.2 栅格数据矢量化的基本步骤<br/>4.2.3 线状栅格数据的细化<br/>4.2.4 多边形栅格转矢量的双边界搜索算法<br/>4.2.5 多边形栅格转矢量的单边界搜索算法<br/>思考题<br/>第5章 空间数据组织算法<br/>5.1 矢量数据的压缩<br/>5.1.1 间隔取点法<br/>5.1.2 垂距法和偏角法<br/>5.1.3 道格拉斯一普克法<br/>5.1.4 光栏法<br/>5.1.5 曲线压缩算法的比较<br/>5.1.6 面域的数据压缩算法<br/>5.2 栅格数据的压缩<br/>5.2.1 链式编码<br/>5.2.2 游程长度编码<br/>5.2.3 块式编码<br/>5.2.4 差分映射法<br/>5.2.5 四叉树编码<br/>5.3 拓扑关系的生成<br/>5.3.1 基本数据结构<br/>5.3.2 弧段的预处理<br/>5.3.3 结点匹配算法<br/>5.3.4 建立拓扑关系<br/>思考题<br/>第6章 空间度量算法<br/>6.1 直线和距离<br/>6.1.1 直线<br/>6.1.2 直线方程<br/>6.1.3 点到直线的距离<br/>6.2 角度量算<br/>6.3 多边形面积的量算<br/>6.3.1 三角形面积量算<br/>6.3.2 四边形面积量算<br/>6.3.3 任意二维平面多边形面积量算<br/>6.3.4 任意三维平面多边形面积量算<br/>思考题<br/>第7章 空间数据索引算法<br/>7.1 B树与B+树<br/>7.1.1 B树索引结构<br/>7.1.2 B+树索引结构<br/>7.2 R树结构<br/>7.2.1 R树定义<br/>7.2.2 R树索引的主要操作算法<br/>7.2.3 R*树算法<br/>7.3 四叉树结构<br/>7.3.1 常规四叉树<br/>7.3.2 线性四叉树<br/>7.3.3 线性四叉树的编码<br/>7.3.4 Z曲线和Hiben曲线算法<br/>思考题<br/>第8章 空间数据内插算法<br/>8.1 概述<br/>8.1.1 几何方法<br/>8.1.2 统计方法<br/>8.1.3 空间统计方法<br/>8.1.4 函数方法<br/>8.1.5 随机模拟方法<br/>8.1.6 确定性模拟<br/>8.1.7 综合方法<br/>8.2 分段圆弧法<br/>8.3 分段三次多项式插值法<br/>8.3.1 三点法<br/>8.3.2 五点法<br/>8.4 趋势面插值算法<br/>8.5 反距离权重插值算法<br/>8.6 双线性插值算法<br/>8.7 薄板样条函数法<br/>8.7.1 薄板样条函数法<br/>8.7.2 规则样条函数<br/>8.7.3 薄板张力样条法<br/>8.8 克里金法<br/>8.8.1 普通克里金法<br/>8.8.2 通用克里金法<br/>思考题<br/>第9章 Delaunay三角网与Voronoi图算法<br/>9.1 概述<br/>9.2 VoronOi图<br/>9.3 Delaunay三角形<br/>9.4 Voronoi图生成算法 <br/>9.4.1 半平面的交<br/>9.4.2 增量构造方法<br/>9.4.3 分治算法<br/>9.4.4 减量算法<br/>9.4.5 平面扫描算法<br/>思考题<br/>第10章 缓冲区分析算法<br/>10.1 概述<br/>10.2 缓冲区边界生成算法基础<br/>10.3 点缓冲区边界生成算法<br/>10.4 线缓冲区边界生成算法<br/>10.5 面缓冲区边界生成算法<br/>10.6 多目标缓冲区合并算法<br/>思考题<br/>第11章 网络分析算法<br/>11.1 概述<br/>11.2 网络数据模型<br/>11.3 路径分析算法<br/>11.3.1 单源点的最短路径<br/>11.3.2 单目标最短路径问题<br/>11.3.3 单结点对间最短路径问题<br/>11.3.4 多结点对间最短路径问题<br/>11.3.5 次短路径求解算法<br/>11.4 最佳路径算法<br/>11.4.1 最大可靠路径<br/>11.4.2 最大容量路径<br/>11.5 连通性分析算法<br/>11.5.1 Prim算法<br/>11.5.2 Kruskal算法<br/>11.6 资源分配算法<br/>思考题<br/>第12章 地形分析算法<br/>12.1 数字地面模型的生成算法<br/>12.1.1 基于离散点的DEM规则网格的生成<br/>12.1.2 基于不规则三角网的DEM生成<br/>12.1.3 DEM数据结构的相互转换<br/>12.2 基本地形因子分析算法<br/>12.2.1 坡面因子提取的算法基础<br/>12.2.2 坡度、坡向<br/>12.2.3 坡形<br/>12.3 地形特征提取算法<br/>12.3.1 地形特征点的提取<br/>12.3.2 基于规则格网DJ£M数据提取山脊与山谷线的典型算法<br/>12.4 通视分析算法<br/>12.4.1 判断两点之间的可视性的算法<br/>12.4.2 计算可视域的算法<br/>思考题<br/>第13章 空间数据挖掘算法<br/>13.1 概述<br/>13.2 分类算法<br/>13.2.1 数据分类的基本过程<br/>13.2.2 决策树分类概述<br/>13.2.3 决策树的特点<br/>13.2.4 二叉决策树算法与分类规则的生成<br/>13.2.5 决策树分类算法<br/>13.2.6 决策树属性的选取<br/>13.2.7 改进决策树性能的方法<br/>13.3 泛化规则算法<br/>13.3.1 概念层次<br/>13.3.2 面向属性泛化的策略与特点<br/>13.3.3 基于规则的面向属性泛化方法<br/>13.4 相关分析<br/>13.4.1 两要素间的相关分析<br/>13.4.2 多要素之间的相关分析<br/>13.4.3 关联规则算法<br/>13.5 回归分析<br/>13.5.1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br/>13.5.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br/>13.5.3 非线性回归模型<br/>13.5.4 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br/>13.6 系统聚类分析<br/>13.6.1 概述<br/>13.6.2 聚类要素预处理<br/>13.6.3 分类统计量<br/>13.6.4 系统聚类法<br/>13.6.5 其他聚类方法概述<br/>13.7 判别分析<br/>13.7.1 距离判别<br/>13.7.2 费歇判别法<br/>13.7.3 贝叶斯判别法<br/>13.7.4 判别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br/>13.8 主成分分析<br/>13.8.1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br/>13.8.2 主成分分析的方法。<br/>思考题<br/>第14章 数据输出算法<br/>14.1 概述<br/>14.1.1 地图符号构成元素组成<br/>14.1.2 地图符号几何特征<br/>14.1.3 基于SVG的地图符号描述模型<br/>14.2 点状地图符号的绘制<br/>14.2.1 圆的绘制<br/>14.2.2 椭圆的绘制<br/>14.2.3 多边形的绘制<br/>14.2.4 五角星的绘制<br/>14.3 线状地图符号的绘制<br/>14.3.1 平行线绘制<br/>14.3.2 虚线绘制<br/>14.3.3 短齿线的绘制<br/>14.3.4 铁路线的绘制<br/>14.3.5 境界线的绘制<br/>14.4 面状地图符号的绘制</p>
|
|
|
1楼#
发布于:2013-03-20 19:42
算法很全,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