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lf51898
路人甲
路人甲
  • 注册日期2006-03-29
  • 发帖数65
  • QQ
  • 铜币275枚
  • 威望0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阅读:5045回复:12

目前gis企业利润空间有多大?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7-05-21 21:30
<P>目前GIS企业的利润空间有多大,跟其他IT企业相比处在什么层次上呢?</P>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12.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2.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2.gif" />
喜欢0 评分0
suntownlyx
路人甲
路人甲
  • 注册日期2007-07-10
  • 发帖数10
  • QQ
  • 铜币129枚
  • 威望0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1楼#
发布于:2007-07-30 13:38
<P>不错.分析透彻</P><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5.gif" />
举报 回复(0) 喜欢(0)     评分
网络小胖
路人甲
路人甲
  • 注册日期2007-07-16
  • 发帖数135
  • QQ
  • 铜币378枚
  • 威望0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2楼#
发布于:2007-07-19 22:41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5.gif" />
举报 回复(0) 喜欢(0)     评分
haill2000
路人甲
路人甲
  • 注册日期2006-06-23
  • 发帖数13
  • QQ
  • 铜币150枚
  • 威望0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3楼#
发布于:2007-07-18 11:44
现在GIS的发展瓶颈在于对专业应用的研究投入不够,看看ESRI的网站就知道,真正有价值的产品还是集中在专业应用挖掘。目前国内GIS应用产品GIS功能十分强大(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功能),应用功能单一,不能为客户解决实际问题,卖不上价。往往研发被客户的需求牵着鼻子走,其实客户对整个GIS的认识并不很到位,国内的情况又是外行领导内行,真正成功的GIS确实比较少。所以利润空间我认为不是客户给的,应该是自己创造的,不走出GIS应用开发领域中的低水平重复研发和恶性竞争的误区,整个行业的前景是不是会重蹈国内建筑CAD、机械CAD的覆辙将未为可知。
承接软件项目工程。

EMail:haill_gzb@21cn.net
MSN:jokefun2000@hotmail.com
网站:http://www40.websamba.com/GIS-Consultation
blog:http://gisempire.com/blog/user1/896/index.html
举报 回复(0) 喜欢(0)     评分
wolf51898
路人甲
路人甲
  • 注册日期2006-03-29
  • 发帖数65
  • QQ
  • 铜币275枚
  • 威望0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4楼#
发布于:2007-05-22 18:28
<P>很深刻也很全面,受益匪浅。多谢阿。</P><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2.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5.gif" /><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06.gif"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22 18:31:17编辑过]
举报 回复(0) 喜欢(0)     评分
loveflys1314
路人甲
路人甲
  • 注册日期2004-04-20
  • 发帖数33
  • QQ
  • 铜币242枚
  • 威望0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5楼#
发布于:2007-05-22 18:00
<P>呵呵,总统保管的东西总是特别的全。什么都有。</P>
举报 回复(0) 喜欢(0)     评分
gis
gis
管理员
管理员
  • 注册日期2003-07-16
  • 发帖数15951
  • QQ
  • 铜币25345枚
  • 威望15368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 GIS帝国居民
  • 帝国沙发管家
  • GIS帝国明星
  • GIS帝国铁杆
6楼#
发布于:2007-05-22 17:27
<DIV>转自<a href="http://blog.sina.com.cn/u/4940204c010004oc" target="_blank" >http://blog.sina.com.cn/u/4940204c010004oc</A></DIV>
<DIV> </DIV>
<DIV>以下纯属个人看法,仅供大家讨论,如有不妥或与实际情况不符之处请予以指正。</DIV>
<DIV>国内近几年来GIS市场格外活跃,人们对GIS的认识日益提高,对GIS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引发了GIS的蓬勃发展。可是中国的GIS 市场的究竟有多大,每年产值有多少,这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但现在没有公开发表的资料可查。本文试图从几方面来探讨目前我国GIS市场的状况,愿与大家共同探讨。<BR>一、GIS市场包含哪些方面<BR>通常认为GIS市场应包括三方面内容:GIS平台软件及其系列软件的销售;GIS应用项目工程;空间数据的加工与销售。其中GIS应用项目工程是市场的主流,是数量最多的,产值最高的,应用领域最广的。<BR>GIS市场的甲方与乙方<BR>GIS甲方是用户,往往是政府、机关或企业。而乙方即销售商、承包商却是相当多的,大致有三方面的力量。<BR>第一是各大学、院校与GIS相关的院系如北大、清华、武大等,他们有许多著名的GIS专家与教授,他们往往承接国家的科研项目,也接不少各类应用工程。<BR>其次是中央各部委及地方的科研机构与事业单位,主要的力量有中国科学院的地理所、遥感所等研究所,他们是国内最早从事GIS 的专家、学者,也是我国技术力量最强的部门之一,他们承担国家项目,也作应用项目工程。还有国土、地质、测绘、水利、公安、建设、交通、环保、农业、林业、气象、地震等行业科研院所,他们在各自的行业中建设了基础数据库与完成作了一系列的GIS应用项目;<BR>第三部分是从事GIS的企业,这部分的公司数量很多,面也很广:有专门从事GIS的专业公司,有从事软件开发的公司其中也包含GIS的应用开发业务,还有系统集成的公司也做一些GIS项目,以及专门从事数据加工的公司。<BR>二、目前国内的GIS公司划分<BR>1、从企业是否具有GIS软件产品来划分,可分为GIS平台企业与非平台企业。<BR>国产GIS平台软件企业的特点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IS基础平台,或有自主产权的GIS系统应用平台或工具类。这些厂商生产与销售自己品牌的GIS产品。如:朝夕公司的MapEngine,中地公司的MapGIS,超图公司的SuperMap,吉奥公司的GeoStar,东方泰坦的Titan等,他们提供了GIS基础开发平台。如:吉威数源的GeoScan,灵图公司的VRMap等,他们提供的应用平台与工具软件。以上这些企业除了GIS软件产品销售外,也采用各自平台承接应用项目,同时也都有空间数据加工部门。这些企业我们称为GIS的专业公司。这些企业往往都具有双软(软件企业与软件产品)认证的资质。<BR>非平台软件企业往往也是经过软件企业认证的,他们的业务有的也是专业做GIS业务,也有的是作为软件开发商。他们自己不生产平台,而且采用国内、外生产的GIS平台做二次开发,承接各类GIS项目做应用系统工程。<BR>2、按照销售不同GIS软件产品来划分又可分为<BR>1)销售国外GIS产品的公司:如:ESRI(中国)公司销售ARCGIS系列软件产品;鹰图公司销售Intergraph的产品;阿波罗销售PCI产品等等。他们有的自己销售,有的也发展了一些代理商,负责销售。<BR>2)销售国产GIS产品的公司:如上所述的国产平台厂商都销售自己的产品,像MapEngine,MapGIS,SuperMap,GeoStar,同时都发展了若干家代理商负责销售各自的系列产品。<BR>以上两类企业是GIS产品销售的主要力量,即GIS软件产品的销售重点都是分布在这两类企业中。<BR>3)GIS数据公司:一类是专业数据公司,主要是加工、销售电子地图,不做或做少量的GIS的应用开发。这类公司有国内加工电子地图的企业,也有是外资办的企业,后者往往为外来数据做加工,如上海的爱琵希公司,沈阳大本公司等。另一类是综合类GIS公司也有数据加工力量,既为用户加工数据,也是为自己承接项目加工地图数据。<BR>3、“纯”GIS公司与含GIS业务的系统集成商与软件企业<BR>承接GIS项目的GIS企业,除以上类别外,还要区别有一些是只做与GIS有关的业务(如平台、项目、数据),除此以外不做其它业务,在此我们称为“纯”GIS企业。这类企业是本文的讨论重点。<BR>而有一些大型的系统集成商或较大的软件企业,GIS只是它的其中一个部门,或是某个事业部中的一部分。本文我们谈及的仅是这个部门或小单位,而不含整个企业。例如东软,在某事业部中也做GIS的项目。<BR>以上这两类GIS企业,估计在国内大大小小共有300家左右(这里不包括GPS的专业企业),分布极不平衡,在北京的最多,大约有百家,其次为上海、广州、武汉、深圳、沈阳等地。若将做过GIS项目的公司都计算在内,约有1000家企业。<BR>三、我国GIS企业的概况<BR>GIS企业经济类型以民营企业、股份制为主体。GIS企业规模以中小型企业为主流:这与我国软件企业的特点一样。<BR>1)企业的资本规模:国内GIS企业注册资金最大的企业为几千万元,这是少数,多数是50-200万元。<BR>2)企业的人员规模:最大的GIS公司,人员为200人左右,100人以上也是少数,大多数在50人以下,要占四分之三以上。<BR>3)GIS企业的成立时间:最早出现在92年、93年,大量的企业在1998-2000年成立。<BR>四、GIS产业的销售状况<BR>1)国内软件产业状况:先看我国软件企业的情况,软件企业在2001-2002年是发展迅猛之时,2001年全国软件产业完成总额796亿元,年增量为34.2%。其中2001年软件产品销售额为330亿元。<BR>2)国外GIS产业状况:据美国DARATECH调查公司(每年提供GIS Markets ;Opportunities 报告)的报告指出,全球2003年GIS行业达17亿美元,比前一年增长18.3%。全球GIS软件与相关硬件、服务每年达到83亿美元。<BR>3)我国GIS产业销售状况:2003年我国GIS产业销售也应是有极大的增长,据本人收集市场部分资料估计,2003年GIS软件销售额接近4亿元人民币,而GIS应用项目在20亿左右。其中,原富融公司ARCGIS产品2003年在国内的销售额为6000多万元,占国内GIS软件销售总额的30%多,这与ESRI在全球软件市场占34.6%的份额是一致的。据测MapInfo 产品2003年在国内的销售额为4000万元左右,再加上国内销售的其它国外软件的销售额会超过1亿多人民币。所有国外的GIS软件销售额占去国内销售总额的大半。国产的GIS软件产品,销量最大的是MapGIS与SuperMap,每年各自销售额不到2000万元,加上其他国产软件销售额,也不到一亿人民币。<BR>五、国内GIS市场的特点<BR>1)软件产品的销售量:国产的软件产品销售量远远大于国外的产品,据2003年调查国内与国外软件装机比为61:39,而国外产品的销售金额远远大于国内产品,占据了销售总额的一半以上。原因之一是众所周知的,国外GIS软件的平均价格是国产的3-10倍以上。<BR>2)国产GIS软件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如MapGIS、MapEngine、SuperMap等已在日本等国家销售应用,说明国内厂商开始走进国际市场。<BR>3)市场竞争日益加剧:GIS的产品日益丰富,厂商日益增加,用户的选择更多,但市场的竞争也更加剧。最明显的例子是表现在项目投标上,一个标有三、五家去竞标,还是正常的,而现在竟有十五、六家去投同一个标,其中不少是很优秀的GIS公司。除了认为这个标诱人外,不得不认为是市场的竞争激烈的反映。由于过度的竞争,价格自然也大大的下降。这对于用户是有利的,而对GIS厂商受到极大的损害。不少厂商反映,处于坚持状态,等待春天。<BR>4)GIS应用的发展不平衡:一方面表现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这与经济的发展是一致的,北京、上海大城市在应用面比较广,有些应用也有一定深度,还有沿海地区如广东、福建也比较活跃。而有的中西部地区比沿海要差一些。另一方面行业发展的不平衡,不同行业在应用深度与广度不同,如土地、地籍、GPS、电力等行业GIS的应用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而有的行业在GIS方面的应用还属于初步。<BR>六、市场存在的问题<BR>1)缺乏GIS工程的标准与规范:尽管GIS标准化的工作得到领导的重视,有关方面也一直做工作,但对于用户与GIS厂商而言,没有实用的工程标准与规范,以至于应用工程缺乏衡量标准,工程的质量无法保障,损害用户的利益。<BR>2)缺乏空间数据要求的规范:在空间数据要求也缺乏统一的标准,往往都向测绘的标准靠,但那都是适用于纸图的,而各个行业的标准也不统一,使得各种应用的GIS空间数据的一致性较差。<BR>3)缺乏市场有参考的收费标准:市场承接GIS工程目前没有可参考的收费标准,尽管各家企业的成本不尽相同,收费可上下浮动,但目前由于没有参考的依据,造成市场的混乱,也影响了用户与企业的利益。<BR>综上所述,国内GIS 公司只有近十余年的历程,公司的规模都还较小,在产业化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些企业更需要政府的支持,专家的技术导向,加上企业的自我修炼,才能参与</DIV>
GIS麦田守望者,期待与您交流。
举报 回复(0) 喜欢(0)     评分
gis
gis
管理员
管理员
  • 注册日期2003-07-16
  • 发帖数15951
  • QQ
  • 铜币25345枚
  • 威望15368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 GIS帝国居民
  • 帝国沙发管家
  • GIS帝国明星
  • GIS帝国铁杆
7楼#
发布于:2007-05-22 17:25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市场潜力巨大但仍应培育 </FONT></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曾有专家指出:世界上75%到80%的信息都与地理空间位置有关。作为“数字地球”的骨架支撑技术之一,地理信息系统关系到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随着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推进,GIS已经成功地运用到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交通导航与物流配送,灾害防治与生态保护,精准农业与作物估产等领域,数字城市、数字省区、数字流域等概念也应运而生。我国的GIS得到了政府的重视、支持和政策倾斜。政府投资开展的数字城市、数字省区、数字流域计划,分别占到投资总数的30%、50%和20%。因此,GIS国内市场需求很大。 <BR>也正因为如此,GIS企业可能认为这样的市场没有必要进行市场的教育,只需要上面的政策支持公文下达就可以实现市场业务的推进,所以往往忽视了市场经济体系下必要的市场教育。这样只是依靠国家规划中的政策干预的市场显然是不成熟的,成熟的市场应该是用户的需求是自发的,并会主动去寻找相关的产品以满足需求。此外,还有一些厂商认为GIS软件的专业性很强,认为这样的软件一般就只是在专业领域应用,而专业领域其根本用不上宣传。这从GIS软件的相关信息很少出现在大众类的媒体上就可窥一斑。 <BR>当然,在大部分GIS软件企业仍然专注自身的领域时,也有一些企业意识到了这一点,最近在一些省级大众媒体和网络媒体上也看到了有关中国GIS市场先行者武大吉奥的诸多新闻。据武大吉奥公司市场宣传负责人介绍,不久前他们举办了新品发布并在各地相续举行产品推介会,并进行相关的媒体传播。GIS企业一般都很少做企业宣传,甚至有些城市建设中和百姓生活紧密相关的GIS应用案例也很少宣传,使得市场需求没有完全被激发。同时,这也正是GIS软件不为大众所知、感到生涩的原因之一。 <BR>在中国,GIS软件市场还是缺乏相关的市场培育和教育,还没有使得更多的相关行业和相应行业更深入和明晰地了解GIS带来的应用,也说明中国GIS市场还没有掀起最高的浪潮。 </FONT></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增强核心竞争力技术为先 </FONT></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目前,中国的GIS企业经济类型以民营企业、股份制为主体,以中小型企业为主流。国内GIS企业注册资金最大的企业为几千万元,这是少数,多数是50-200万元。最早出现在92年、93年,大量的企业在1998-2000年成立。总体来看,中国GIS市场企业多、规模小,竞争压力大。 <BR>所以面对良好市场前景和激烈的竞争压力,中国的GIS企业除了资金、规模等外,技术实力程度是其是否具有竞争力的重要一项。对于一个软件产品来说,技术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使用者的感受,也直接影响产品在市场中的地位。随着中国市场的规范和成熟,以前那种靠关系维系的市场将逐渐被打破,所将面临的更多的是公平的实力竞争,因此,产品技术带来的竞争力将逐渐显现其强大的威力。 <BR>目前国内的科研院所在GIS技术研发上占有一定优势,比如研发资金和人才等,其产业化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就必定占据技术优势。例如武大吉奥,其依托武汉大学在地理信息空间领域的学科优势,在产品技术上领先同行,是国家863计划“空间信息技术成果产业化基地”“武汉空间信息产业基地”的核心企业之一,并承担了“国家卫星导航应用系统设计与集成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任务。因此,其GIS系列产品GeoStar上市后获得了众多的用户。最近,武大吉奥还凭借技术提升并推出一系列升级产品。此外,象北京超图、武汉中地等企业也具备很强的GIS技术实力。 <BR>随着GIS市场的成熟,市场竞争的加剧,GIS市场将主要依靠技术比拼和市场比拼来重新分配市场份额,相信这些具备科研实力的企业必将在未来的市场中占据主要地位。同时,这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也将在与国际GIS企业竞争过程中显现很大作用。 </FONT></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GIS企业品牌建设任重道远 </FONT></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当然,中国的GIS厂商在良好的市场教育后形成的良好市场氛围中,除了技术实力外,资金、人才等也制约着其发展。有消息称,由于国产GIS软件的崛起,国外同行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意在牢牢掌握住中国市场的主动权,甚至想再现当年一统中国天下的局面。 <BR>面对中国进入WTO之后越来越开放的市场,国际巨头进入中国将更无阻挡,所以中国厂商面对国际厂商,缺乏真正的具有竞争实力,高抗风险的品牌厂商则正是中国GIS市场最大的问题所在。目前,在中国GIS市场尚未完全被开发时,全国大大小小的1000多家GIS厂商就意味着其间不少的重复研究和重复生产。这也正是中国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通病。有关方面已经呼吁,国内GIS软件产业界要大力加强联合与合作,形成强势品牌,共同应对新形势。如何控制中国GIS软件开发中的重复性和如何打造中国GIS软件大品牌,应该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BR></FONT></P>
GIS麦田守望者,期待与您交流。
举报 回复(0) 喜欢(0)     评分
gis
gis
管理员
管理员
  • 注册日期2003-07-16
  • 发帖数15951
  • QQ
  • 铜币25345枚
  • 威望15368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 GIS帝国居民
  • 帝国沙发管家
  • GIS帝国明星
  • GIS帝国铁杆
8楼#
发布于:2007-05-22 17:25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市场分析
<br>

<P><STRONG><FONT color=#e61a42>一、市场发展环境综述:</FONT></STRONG>GIS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正在逐步深入,具有巨大潜力。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利用GIS构建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结合交通部在全国进行的公路普查结果,建立全国的交通数据库,为交通规划、设计、管理服务,即交通电子政务服务,也可以称为交通地理信息系统。二是GIS与GPS集成使用,对各种车辆进行监控。三是可以为车辆、船舶进行导航服务。车载导航电子地图可服务于驾驶员和商用、运输、公交、紧急救援等部门,足见成为车辆的重要配置,显示出巨大的时常需求潜力。四是利用GIS系统进行社会化、个性化的空间定位服务,即LBS。这种服务将电子地图镶嵌到手机、掌上电脑中可以随时知道自己的空间位置,方面出行。<BR><STRONG><FONT color=#dd2248>二、市场结构与主力厂商:</FONT></STRONG>目前,国外GIS软件占领着我国70%的市场,主要有Mapinfo,Arcinfo等国际知名品牌,国产GIS软件仅占30%的份额。因此,发展国产GIS基础和应用软件,是我们一项长期的目标。国产GIS软件正在崛起,如Mpgis,Geostar,Supermap等软禁已经成为国产名牌。与国外GIS软件相比,国产GIS软件在稳定性、商品化方面尚有差距。<BR><STRONG><FONT color=#e61a42>三、技术或市场发展趋势:</FONT></STRONG>GPS、GIS、LBS在我国交通领域的应用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产品销售及运营服务市场预计2005年将达200亿元,市场潜力很大。</P>
GIS麦田守望者,期待与您交流。
举报 回复(0) 喜欢(0)     评分
gis
gis
管理员
管理员
  • 注册日期2003-07-16
  • 发帖数15951
  • QQ
  • 铜币25345枚
  • 威望15368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 GIS帝国居民
  • 帝国沙发管家
  • GIS帝国明星
  • GIS帝国铁杆
9楼#
发布于:2007-05-22 17:21
<P>GIS大市场有待全面开发</P>
<P>GIS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简称,其核心是用计算机来处理和分析地理信息。</P>
<P>与ERP、财务软件、杀毒软件这样的应用软件相比, GIS业务应用领域相对要窄得多,很多人对其认知还非常有限,GIS只能算是小应用。但是正是这样,近年来,非常具体化的小应用却不断显示出巨大的市场增长潜力。目前GIS已经远远超出了地理勘查、测绘等应用范围,而是在资源调查、环境评估、地域规划,公共设施管理、交通、电信、城市建设、能源、电力、农业等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例如:基于GIS平台的120医疗急救指挥信息系统,可以利用GIS技术定位呼救点,自动标注病人地点,并按照距离远近推荐5个就诊医院。</P>
<P>目前全球GIS产品市场规模达到10亿美元,全球与GIS产品相关的软硬件、服务收入每年可达到近100亿美元。在国际上,GIS软件已进入了成熟应用阶段,如日本、美国的GIS相关产品服务市场已经达到了数十亿美元。在我国,GIS市场方兴未艾,但市场增长潜力却是勿庸置疑,GIS的应用领域正在迅速扩大,有越来越多的行业,发掘出GIS数据信息新的应用。据估算,我国GIS软件销售额超过5亿元人民币,GIS应用项目产值达到30亿元左右,这相当于十年前的五十倍还不止。</P>
<P>十年前,国内的GIS企业(含外资企业)至多为20余家,国内的GIS企业大多数是在研究所、院校等背景上成立起来的,不仅规模小,而且重研究轻市场,多数企业资金依靠国家的支持。目前全国从事GIS业务的企业至少有一千多家,尽管中小企业仍占主流,绝大多数公司注册资金在50-200万元,但注册资金在千万元的企业约占20%左右,同时出现了数家营业额在5000万之上的企业,最大的GIS公司,人员为200人左右,100-200人以上的公司约占25%。</P>
<P>在软件领域,当国内市场的外资企业软件占据市场垄断优势的时候,如操作系统、数据库、办公软件等绝大部分国产软件的市场份额不超过10%,国产GIS软件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却已经接近50%,是国产软件新的市场突破口。与其他软件不同的是,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从大型基础平台软件,到各类应用软件的GIS软件产品,从事GIS软件和应用开发的企业也超过了千余家。我国自主研发的GIS系统,在功能和性能上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某些性能指标甚至优于国外优秀软件。</P>
<P>国内GIS产业正在以50%的增长速度发展,如果能够很好解决人员素质、市场销售和品牌建设等问题,GIS软件将变小应用为大应用、变巨大的潜在需求为广阔的现实市场,GIS将成为未来几年中国软件市场高增长的亮点。</P>
<P>来源:计世资讯(CCW Research)</P>
GIS麦田守望者,期待与您交流。
举报 回复(0) 喜欢(0)     评分
上一页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