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064回复:0
江苏苏南城市密集区立体合作填图试点
1、了解南京市城市规划的总体要求及规划格局、土地利用现状及总体规划,较详细的了解了南京市近期建设和开发的要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掌握了南京市基础地质、物化探、水文等工作程度;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南京市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提出了“一点(仙林新市区)、一带(沿江带,含过江通道)、二线(在建地铁1号线和拟建地铁2号线)”的工作重点。
2、通过与南京市规划局沟通交流,修改完善了《南京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方案》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明确了工作部署(重点解剖区、一般区、主城区和新市区)和各分区的工作重点,完成了以往工作程度系列图(基础、物探、水文、工程等)的编制,通过了中国地调局的可研报告初审。 3、《南京城市地质调查》通过了国土资源部组织的2005年立项申报答辩,项目已列入上报财政部的2005年计划之中。 4、对地质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了解和研究分析,提出了急需解决的技术难点和可能的解决途径。对仙林大学城地区各类资料进行归一化处理,初步完成了该区三维地质结构模型的建立。 5、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和城市区物探勘查方法技术,为全面开展南京城市地质调查作了很好的储备。主要表现在: 通过物探,进一步查明了仙林大学城地区第四系地层厚度及基岩埋深起伏情况,并对第四系地层进行了初步分层;新发现断裂构造3条;首次利用高密度电法资料确定了花岗闪长岩体强风化带深度,对工程地质勘查选址有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了基岩地质图的精度;初步圈定了区内古河道分布范围;取得了区内各地层的电阻率物性资料,为该区下一步开展电法类勘探工作设计提供电阻率参数;获得了城市密集区物探工作的方法和经验。 通过钻探,首次查明仙林大学城区凹陷中心第四纪厚度达到100米,松散沉积物(含新近系顶部)厚度达到201米;以往所定的部分上更新统下蜀组黄土实为近代沉积的次生下蜀土,下伏为淤泥不良工程地质层,对该区工程建设提出了警示;该区地下水活动十分活跃,部分风化层矿化现象(膏泥、含膏粘土)严重,形成成深部不良工程地质层。 通过古地磁和磁化率分析,认为本区磁化率明显高于东部沿海地区而与内陆黄土较为一致,属典型沉积组构特征;本区沉积环境以水成沉积为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