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1117
  • 注册日期
  • 发帖数
  • QQ
  • 铜币
  • 威望
  • 贡献值
  • 银元
阅读:1143回复:0

gps应用的梦想与尴尬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4-04-11 20:06
一、国内GPS发展现状
  国内GPS车辆调度应用最先从公安系统开始,海南公安车辆调度管理系统的开通曾让
多少城市羡慕。随后,在银行押款车、出租车和公交车等领域逐步开始应用。其中,最
大的系统大概要属上海大众的出租车调度系统,管理了近3000辆出租车。然而,随着轰
轰烈烈的开通仪式过后,各式各样的问题逐步浮现。容量小是国内GPS车辆调度系统存在
的主要问题。国内目前车辆调度系统的容量都很少,原因是当容量超过一定数量后,系
统就会出现信息堵塞,甚至死机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实时性差是国内GPS车辆调度系统
的另一大问题。主要表现为车辆查找速度慢,而且,查找量越大速度越慢。换句话说,
就是调度人员所得到的车辆位置与车辆的实际位置出入较大。表现在实际应用中就更叫
人啼笑皆非,如在调度时出租车会出现舍近求远;在调度时公交车会出现车已到站,可
调度中心的监控终端和电子站牌却显示该车距此还有300米。这些问题导致国内只有个别
GPS应用系统能够提供非常简单的调度功能,真正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GPS车辆调度系统
几乎没有,已建的系统不少都处于停运或半停运状态。
  由于GPS技术在车辆调度方面的应用困难重重,商家不得不把目光转移到应急告警领
域,其功能是帮助司机在应急情况下报警,以及为公安机关处警时提供粗略的告警车辆
位置。但因成本和市场因素,这项业务的开展亦不尽如人意,并让其它技术抢走了市场

  二、国内GPS应用技术的发展
  建立GPS应用系统需要运用GPS定位技术和位置信息传输技术,以及GIS等技术。国内
车辆调度系统所使用的GPS核心定位产品主要来源与美国、日本、韩国和台湾等地,目前
国内鲜有人开发核心定位产品,基本都是在这些核心产品上进行二次开发,生产车载终
端、自导航和手持定位仪等产品。在传输技术方面,早期是采用无线电台传输,之后,
出现了利用集群通信网进行传输,也是国内目前应用最多的传输方式;后来,又出现了
利用GSM网的话音通道进行传输的技术,但因成本问题已逐步被淘汰;最近,GSM网络商
开放了短信息服务,由于使用方便,网络覆盖面积大,使得利用GSM短信息通道传递位置
信息成了当前的主流位置信息传输方式。另外,在深圳和上海也有一些系统采用CDPD网
络传输位置信息,但由于CDPD网络覆盖面很小,应用也较少。在GIS方面,国内从事该项
业务的企业已有很多,电子地图和相应的静态内容也具有相当水平,但缺乏动态的实用
内容。
  三、影响国内GPS车辆调度系统推广的主要技术原因
  从技术角度分析,出现容量小、实时性差的原因主要是传输系统的选用问题。GPS调
度系统的特点是要不断采集位置信息、发布指令,这就要求使用的传输系统能够保证终
端设备频繁地、按需要接入网,即业内俗称的位置信息“采集能力”。采集能力的优劣
通常用调度系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从多少个车载终端采集位置信息来表征。集群通信系
统由于采用的是频分技术,频点利用率比较低,因此,使用它传输位置信息的GPS系统,
其采集能力通常在50个/分钟以下;采用GSM短信息通道传输位置信息的GPS系统,其采集
能力基本是取决于GSM网络短信息中心的处理能力和GSM网络短信息使用率。如按短信息
中心处理能力为100条/秒估算,则系统的采集能力一般不会超过160个/分钟。由于国内
短信息中心的处理能力通常都在100条/秒以下,所以,以短信息方式传输位置信息会使
GPS调度系统因传输延时而难以满足实际使用要求,国内的不少车辆调度系统都遇到此问
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难题,业界同仁们采用了各种各样的办法。例如:在设计出租车
调度系统时采用“发生制”回避上述问题,即充分利用大量出租车被同时调度的情况较
少“发生”这个现实中的缝隙。同时,又通过使用了大量的频率资源加以弥补。然而,
随着频率资源的日趋紧张,再想利用大量频率资源建立车辆调度系统已不可能;同时,
随着电招出租车使用率的提高,大量出租车被同时调度的情况就不再是“较少发生”,
而是“经常发生”了。到那时,容量问题自然也会反映出来。又如:与GSM网络商合作,
建立独立短信息中心来降低延时。这种做法相当于帮助GSM网络的短信息中心扩容,应该
说能够产生一定的效果。但殊不知短信息中心设备扩容并不能确保其处理能力可以大幅
提高,因为,这还取决于GSM网络控制中心的处理能力,网控中心能力不够,短信息中心
的扩容则没有意义。另外,短信息是通过控制信道的闲散时间进行传输的,GSM网络无法
保证调度系统要采集位置信息时就一定有闲散时间。
  综上所述,对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GPS应用系统来说,集群和GSM短信息都不是最理
想的位置信息传输系统。但GSM短信息在远距离大覆盖范围GPS应用领域拥有其它系统不
可比拟的优势。
  四、影响国内GPS车辆调度系统推广的其它原因
  目前,影响国内GPS车辆调度系统推广的原因不仅仅在技术上,还有其它诸多原因。
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相关环境有待完善
  车辆调度是一项综合性业务,它需要特殊的环境条件配合才能有效地完成,而且,
不同车辆调度需要不同的环境条件。解决单一问题难以满足提高调度水平的需求。例如
:公交公司建立车辆调度系统的目的是希望更合理地控制发车频率,降低成本,提高服
务水平。这就需要准确了解车辆位置,还需知道车辆载客情况、站台等车人数等多种信
息;同时,需要通过电子站牌等设施及时发布预告信息,提高服务水平。但目前除位置
信息采集外,公交公司的其它需求尚无法满足,从而影响了公交公司装备GPS系统的积极
性。又如,出租车公司建立调度系统的目的是为了让司机更多地得到客源,减少空驶里
程。然而,电招出租车服务的知名度过低、要车等待时间较长,以及出租车可以随意停
靠等因素,使得人们仍然习惯上路随手拦车,导致调度系统难以给司机提供足够的客源
,进而影响出租车公司建立调度系统的积极性。还有,运输企业建立调度系统是要根据
业务需要和及时了解路况信息,通过选择合理的行车路线,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但

目前企业无法获得实时的交通路况信息和交通规则的更改信息,使得所使用的GIS系统难
以提供最佳路径。
  2、非市场化因素过多
  由于GPS应用技术存在若干问题,企业难以按纯市场化的方法推销其产品和服务,因
而,一些企业就设法另辟稀径,它们利用政府部门的力量,以各种各样的行政手段进入
市场。但由于这些GPS系统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更难通过服务收入维持生计,所以,往往
是在投资者获得赢利后就被束之高阁了。
  近年来,由于各种方式的宣传,使一些城市的政府认为GPS是一个能够提高城市形象
的高科技产品,所以,这些城市开始由政府投资建立GPS应用系统,使得投资主体与最终
使用主体的分离,并导致GPS商家所做的方案更注重迎合政府的口味,因为,它们要挣的
是政府的钱;由于自己不用出资,最终用户则对系统的性能亦不愿深究。由此而建立的
GPS应用系统,其实用性不佳就可想而知了。
  五、对GPS应用前景的展望
  尽管本文对GPS数落得不轻,但做为GPS行业中的一员,笔者认为GPS就象当初的计算
机和Internet一样,虽然处于幼年,但前景一定是无限广阔的。此外,笔者还认为GPS市
场将出现两个重大的变化。首先是市场将被细分。这是因为GPS应用非常广泛,不同用户
的需求各有差异的,共性的技术难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前不久,eNet刊登的关于网络
GPS的文章,就详细地分析了GPS在物流领域的需求和发展思路。相信GPS行业今后将在此
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其次是当前的GPS应用基本还处于最原始的位置信息采集与传输水
平上。然而,人类对位置信息的需求远远现在的范畴。只有充分利用位置信息才能使GP
S业务前途更加广阔。所以,Location Based Service和Location Based Commerce将成
为未来GPS市场的发展方向。
  为促进GPS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还旨在呼唤各级政府冷静地看待GPS的形象作用;
GPS商家要以市场化的方式去赢得用户的定单;最终用户更应该切实思考自身的实际需求
,并充分考虑采用GPS技术后对原有经营和管理模式带来的冲击。

喜欢0 评分0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