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472回复:0
虚拟地理环境(转载)虚拟现实与虚拟现实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计算机视角,虚拟现实可以认为 是由虚拟现实技术构建而产生的、一个具有三维空间、多感知通道的信息世界。 本文论及的虚拟地理环境是着眼于虚拟现实,而地学虚拟环境则是属于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地理环境概念提出并发表后,引起了学界同仁的关注、讨论和兴趣;同时, 在多次关于虚拟地理环境演讲报告的讨论交流互动中,引发了一些问题,激励我们 进一步的思考。我们愿借此机,把近来有关虚拟地理环境与现实地理环境、虚拟地理 环境与数字地球的相互关系思考,作一简单阐述。 依照Baudrillard的观点,图象的演化过程有四个阶段,即第一阶段:图象是对物理现实 的反映,第二阶段:图象是对物理现实的掩饰、曲解、分化与组合,第三阶段:图象是 对物理现实中不在场(未出场)事物与现象的掩饰和曲解,第四阶段:图象与物理现实 没有任何对应关系,图象本 身就是一种新现实;又根据我们关于"虚拟"的世界既是对现实世界的延伸和超越,主要 表达现实中不在场事物和现象,又与人的"想象"和"意识虚无化和信息外表达"相关的特 征分析,我们认为虚拟地理环境和现实地理环境在内容上可有三种关系,即1)虚拟地理 环境中的部分世界是以现实 地理环境为对象,通过数字化表达、真实性地模拟现实地理环境中的在场的可见地理自然 景观、地理人文景观以及不可视(但可感)的人口、社会、经济和政治结构分布和功能 特征,是现实地理环境世界在另一不同的时空媒介背景和上下文境况下的分化和重组 ;2)虚拟地理环境的部分世 界表达与 反映现实地理环境中不在场的、可能多样化存在和发生的现象和过程,例如虚拟与重现 历史上曾经发生过或存在过的地理景观或现象,或者虚拟与预现未来的可能发展现实; 再例如,对时空尺度极大与极小的(我们无法直觉感知和观察的)地理现象的虚拟等等。 3)虚拟地理环境的部分世 界仅是在逻辑上可能的、在现实中永远不存在的事物或现象,它们与现实地理环境世界 没有任何对应关系。所以,虚拟地理环境并不只是现实地理环境的简单映射、镜像、复 制和模拟,是以现实地理环境为基石的一种新的创造。然而应该强调,虚拟地理环境 与现实地理 环境的关系,是互补性的,而不是替代性的,两者是紧密相连、不能脱离分开的,是 属于阴阳互补、互动关系。 虚拟地理环境和数字地球的相互关系特征,也是多次讨论交流中经常被提及的问题 。按照我们的定义,虚拟地理环境包括数字地球,但是数字地球是虚拟地理环境中 最特殊的一个赛博星球。数字地球,作为对应于现实物质地球的虚拟物,其三维虚拟 景观世界是现实地球上各种自然和人文景 观的真实模拟和表达,其信息流会直接影响现实地球上的物质流、能量流,改变现实地 球上的资源、环境、社会和经济结构,影响现实地球及其人类社会的演进方向和进程, 进而反过来影响数字地球和虚拟地理环境生存发展。但是,它们又互相区别。从虚拟 地理环境的结构层面看,数字地 球目前不涉及到互主体社会行为层面;从与现实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看,数字地球仅 模拟和表达了可视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表达关于社会的历史数据,而对于现实地理环 境人类社会中的活生生的人与人相互关系和互动行为,社会、经济和政治结构关系和 互动,并不强调和重视,所以,当前 的数字地球是没有人(化身人?quot;居住"和"互动"的一个三维虚拟世界。因此,如果 把数字地球链接或镶嵌于某虚拟地理环境中,那么,数字地球可以认为仅是一个虚拟 自然地理环境。另一方面,从学科、学术角度看,数字地球的提出,具有政治性、社会 性的全球战略背景,它的建设和 应用涉及通信、计算机、地球/地理科学、空间技术、管理等领域。而虚拟地理环境是 以地理学为背景的一个学术概念,与地理学的地理环境(自然与人文)、人地关系系统 、地理认知与地理行为、区域空间分异、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城市规划与发展、社区发 展、公众参与决策等理论与方 法密切相关,例如,虚拟地理环境涉及网上虚拟社区(社群)以及零距离带来的赛博 地理学、虚拟地理学的讨论,但在数字地球中是不包含的。 虚拟地理环境概念是逐渐形成并界定的,它主要基于因特网(万维网)中客观存在并 快速发展的三维在线社区(社群),网上虚拟现实(如虚拟城市、虚拟大学等),数字 地球概念的提出以及引起的广泛讨论与实践,零距离带来的对传统地理学的挑战,地理 学表达语言的发展,区域可持续 发展中公众参与的平台和媒介需求,"身临其境"的多感体验、自然的人机交互和以图象 /形象为主的交感思维,及其现实地理环境概念与实体等方面而提出的。 我们提出和定义与现实地理环境相对应的虚拟地理环境概念,是希望借助于地理学 的一些理论和方法,来透视虚拟地理环境这个新的客观世界的发展特征和规律,并同 时在传统现实地理学的基础上发展新的虚拟地理学,从而来探寻以零距离为特征的信息 社会/知识社会的地理学现象。 最后,从语言学视角,如果说虚拟环境(虚拟现实)是一种新的地理学语言,即是从 一维文本、二维图形/图象/地图、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到三维(多维)的"身临其境"并 可超越现实的地理语言,那么,根据海德格尔的"语言是存在之"的语言本体论认识, 从虚拟环境发展形成的虚拟地理环境 则是一种体现世界本体意义的特殊语言,让人类?quot;游"、可"居"、可生存、生产 和消费,对于人类的发展和演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