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leo_Lion
论坛版主
论坛版主
  • 注册日期2003-11-29
  • 发帖数1798
  • QQ
  • 铜币551枚
  • 威望0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阅读:977回复:0

加速“数字陕西”建设,提升陕西信息化水平[政协大会发言]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5-04-17 12:11
<TABLE>

<TR>
<TD width="100%" bgColor=#cccccc>
<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80><B>加速“数字陕西”建设,提升陕西信息化水平</B></FONT></P>
<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80>(2003年省政协大会发言)</FONT></P>
<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80>民盟陕西省委副主委   何明一</FONT></P></TD></TR>
<TR>
<TD width="100%" bgColor=#eeeeee>
<P  align=center> </P>
<P  align=left><FONT color=#000080>“数字陕西”的概念是在国际上的“数字地球”和我国提出的“数字中国”等构想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等背景下由我省盟员首先于1999年9月提出并由盟员政协委员联名在2001年3月省政协会议上以提案上报的。2001年12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正式批准全面启动“数字陕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工程建设。2002年5月,中共陕西省委书记李建国同志在省委十大工作报告中正式把“数字陕西”作为陕西十五重点建设工程。“数字陕西”是我省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它将加快发展我省教育、科技、文化、工业、农业、林业、旅游业等事业,它是陕西经济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的必然趋势,也是陕西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使我省跨越式发展并早日成为西部经济强省的重大举措之一。正确认识“数字陕西”并正确分析、处理相关问题,对加速“数字陕西”建设进程是重要的。</FONT></P>
<H1 ><FONT face=serif color=#000080 size=3><A>一、对“数字陕西”建设的认识</A></FONT></H1>
<P ><FONT color=#000080>“数字陕西”的概念来源于“数字地球”。</FONT>“数字地球”是将不同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的多种分辨的有关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和人口等海量数据或信息,按地理坐标,从局部到整体,从区域到全球进行整合、融合及多维显示,从而有效解决了巨量的数据与有限的传输速度、处理速度、理解能力、存储容量、容错能力等方面的矛盾,并能为解决复杂生产实践和知识创新、技术开发与理论研究提供实验条件和试验基地,这是一个重大的技术革命。如果说,“数字地球”将改变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而“数字地球”则将能推动社会经济的更大的发展,尤其是能使产业获得更大的增长和给社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P>
<P ><FONT color=#000080>“数字陕西”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和高速网络等为基础,通过网络集成各行业、各企事业、各地市的信息资源,从而最终形成陕西省的全方位数字化或信息化,提供公益性、基础性、权威性和准确性的信息平台和信息提取与信息服务环境,为政府部门提供高效、科学决策支持,为广大民众提供相关信息服务,从而提高陕西经济发展和民众的精神、物质生活水平。</FONT></P>
<P ><FONT color=#000080>陕西省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具有丰富的旅游、教育、科技、农业等信息资源;陕西的经济还比较落后,需要借助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发展经济,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陕西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通过“数字陕西”的建设有可能达到这一目标;我省在网络信息系统、计算机与信息处理、遥感测绘、航空航天、通信等方面已经有较好的基础,为进一步在技术、数据和系统方面的集成与应用开发提供了可能。</FONT><FONT color=#000080>省委省政府及时</FONT>把“数字陕西”列为陕西十五重点建设是非常正确的、及时的。</P>
<H1 ><FONT face=serif color=#000080 size=3><A>二、对加速“数字陕西”建设的几点建议</A></FONT></H1>
<P >“数字陕西”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事业、学术界等的广泛参与,需要高强度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需要相对较长时间的分阶段的建设积累,才能实现。“数字陕西”是由信息技术的进步带动下形成的新生事物,又必将随着信息的变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动态发展。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数字陕西”建设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对于加速“数字陕西”建设进程提高陕西信息化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必要的。</P>
<H2 ><FONT face=serif color=#000080><A>1 </A>先行开展“数字陕西”基础设施建设,为陕西信息化建设开好道铺好路</FONT></H2>
<P ><FONT color=#000080>“数字陕西”基础设施是带有共性的、基础性的、可共享的软件与硬件系统,主要包括:高速宽带网络,分布式信息获取系统,地理信息数据库,信息总交互平台。考虑到我省经济的实际情况,我们建议:(1)在十五期间利用已经建成的覆盖了全省所有地市、县和部分乡镇的千兆/百兆/十兆位多层次高速光纤网络系统作为“数字陕西”初期的信息通信平台,并要研究今后五至十年建设太位(Tb,万亿位)/亚太位(0.1Tb,千亿位)“数字陕西”网络基础设施的可行性;(2)通过已经启动的“数字陕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工程建设等项目,系统收集整理数字陕西需要的多种比例尺地理信息,完成高分辨数字地图制作,建立可共享的有标准格式的“数字陕西”公共地理信息数据库,还要建立部分重点地区、重点街道的三维地理数据库;(3)规划建设分布式“数字陕西”空间信息获取系统的方案。</FONT></P>
<H2 ><FONT face=serif color=#000080><A>2 </A></FONT><FONT color=#000080><FONT face=serif>加强“数字陕西”信息化应用支撑平台</FONT><A><FONT face=serif>建设,推进陕西社会信息化进程</FONT></A></FONT></H2>
<P ><FONT color=#000080>“数字陕西”与陕西社会信息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主要表现在以地理空间甚至更高维的虚拟空间统一的参考系,组织、分布、传输、加工和应用信息,技术难度大,系统复杂,作用更大。后者强调对信息传输、管理、使用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信息化应用支撑平台具有共性。因此,我们建议在国家和我省信息化建设总体部署下,在已经建立的有关信息平台基础上,在十五期间完善或新建如下五大信息化应用支撑平台。 </FONT></P>
<P ><FONT color=#000080>(1)、<B>全省党政信息化应用支撑平台</B>:党政部门掌握着85%左右社会信息资源,实现党政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全社会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党政信息化应用支撑平台将从整体上解决信息资源的开发、互联、投资和安全的四大关键性问题,实现机关内、外和系统“三网合一”。 </FONT></P>
<P ><FONT color=#000080>(2)、<A><B>全省企事业单位自助网站支撑平台</B></A>:为全社会、全行业企事业单位提供新型自助式网站,并与单位内部网络系统有机互联,自建具有自己行业特点的单位网站,它具有很好的灵活性、扩展性、方便性。“平台”不但给单位配置好了建网站所需的基础环境,而且可使每一个单位平台(尤其是企业平台)与单位内部网络和政府各职能管理部门、社会服务部门等实现互联互通。</FONT></P>
<P ><FONT color=#000080>(3)、<B>全省行业信息化自助式支撑平台</B>:全省行业信息化自助式支撑平台下分40~50个左右的行业专业平台,如全省电子信息产业信息化平台、全省科技教育信息化平台。每一个行业专业平台都是省级行业中心,将包括该行业全省的科学、技术、生产、管理、经济、各类市场、咨询、服务、教育培训、行业人才市场、电子商务、单位机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监督管理、行业知识、行业论坛等的全省性的行业专业大平台。</FONT></P>
<P ><FONT color=#000080>(<B>4)、全省地方信息化自助式支撑平台:</B>全省地方信息化自助式支撑平台是地方信息资源的总平台和总窗口。地方平台是把“数字陕西”上各平台的资源,按陕西地域统一的标准规范,进行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利用,从而实现低廉的成本,形成一个具有丰富地方特色的地方信息窗口。地方平台下一直延伸到数字区、镇、街道、社区、乡、村。地方平台的建成,既解决了地方信息化基础应用的基本需求,同时为地方信息化基础建设节省了大量的投资。</FONT></P>
<P ><FONT color=#000080>(<B>5)、社区式网站平台</B>:包括家庭式和个人式两类。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宽带网的日趋完善,信息化正在改变家庭和个人的生活方式,提高家庭和个人的生活质量。家庭自助式和个人自助式网站是建立在“数字陕西”大平台的基础上,为上网家庭、个人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以家庭和个人自助式网站,包括家庭/个人信箱,家庭/个人文档和社会服务系统。</FONT></P>
<P ><FONT color=#000080>除了上述五大领域基础应用支撑平台外,“数字陕西”工程还包括总交互平台的建设,如:全省基础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平台、电子信箱平台、网络安全平台、信息安全平台、用户管理服务平台等等。</FONT></P>
<H2 ><FONT face=serif color=#000080><A>3 </A>选择好“数字陕西”应用示范项目,用示范项目促进“数字陕西”建设工程</FONT></H2>
<P >正确选择“数字陕西”应用示范项目对于推动“数字陕西”建设进程,使“数字陕西”早见效益,促进陕西经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P>
<P >与地理空间关系不大的信息系统对平台和相关技术的要求并不高,现在的互连网络可以完全支持。而象森林防火救火就要涉及,用多传感器探测的视频图象、温度数据、多光谱图象,与GIS关联的三维地形数据、土壤数据、植被数据、气象数据、政区图、道路图、水文图等等。这些数据图象的处理、传输、显示等需要在高维空间中进行,因而需要新的技术支持。“数字陕西”应用示范项目目前应选择这类应用作为示范工程项目。建议十五期间优先选择既要求地理空间参考系又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如陕西省的林业综合信息系统(数字林业)、数字河流(数字流域)、数字交通、数字博物馆等相关的工程建设项目,作为“数字陕西”应用示范项目。通过应用示范,摸索经验,然后全面推广。</P>
<P >有关资料显示,我省秦岭山区降雨成灾与森林植被破坏程度加重有紧密的关系。今年6月8日的特大洪灾给陕南秦岭山区造成严重损失,共有400余人死亡或失踪,7000多人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10亿元左右,当地人民多年开发、建设创下的基业,一夜之间化为乌有。洪灾的一个重要成因就是秦岭山区群众在陡坡开荒、毁林垦种,使陕南不少地方的林木遭到毁灭性破坏。另外,由于缺乏山区地理信息系统,影响了救灾工作。</P>
<P >陕西省林业信息应用的发展速度由于缺少最新的空间数据而受到影响,“数据饥渴”的现象普遍存在;另一方面,已经长期积累了大量原始数据和相应的资料,建立了许多分散的数据库,这些分散数据库中的数据利用率很低,造成“数据闲置”。例如,近几年国家花巨资先后启动了林业生态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等项目,但这些项目又基本上是独立立项,单独建设,还急需具有综合考虑的信息平台。</P>
<P >陕西省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秦岭、巴山、关山、黄龙山和乔山5个林区,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几大林业工程分布在几乎整个陕西地理空间。因此,几大重点林业工程和整个陕西林业资源的开发、生产、经营、利用和管理,都可以在“数字陕西”地理空间信息平台上统一、协调地设计、运作。因此,林业综合信息系统可以作为“数字陕西”的非常典型的应用示范项目之一。</P>
<P >林业应用示范项目有可能将上述重大林业工程项目有机地管理起来,实现资源(林业信息、资金、人力、设备等)共享、科学决策,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节省建设资金,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使林业科技得到创新的发展;帮助指挥森林防火救火、防洪抢险;有可能从全省的战略高度,进一步获取我省林业资源的相关信息,综合地对所有数据进行集成和深层次挖掘、处理,对于实现西部大开发、山川秀美,为提升陕西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P>
<P >要抓住网络资源与数据资源共享与互联这两个核心环节,作好规划,解决政策、标准和设计问题,先起动一些投资小见效快的项目,力争由“数字陕西”的项目养“数字陕西”工程,积极稳妥地推进“数字陕西”建设。数字文物(数字博物馆)虽然与地理参考系关系不大,但仍然涉及近距空间信息的获取、处理、组织与再现等技术。陕西作为全国乃至世界文明的文物大省,每年用在文物的维护方面的资金和精力都消耗不少。采用三维数字化技术建设数字博物馆,不仅可以保护文物,而且可以更有效表现文物,如让数字博物馆的数字兵马俑生动地展现在计算机终端,参观者可以交互式地观赏,还可以异地观赏那些由于保护原因长期只能存放在柜子里的文物。假设参观数字博物馆增加的门票费仅仅为现在门票的5%,兵马俑博物馆由于数字兵马俑的展出,年门票收入可以增加5000万左右。可见,<FONT color=#000080>数字文物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大,也可作为示范项目。</FONT></P>
<H2 ><FONT face=serif color=#000080><A>4 </A>支持“数字地球”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提高“数字陕西”建设步伐</FONT></H2>
<P ><FONT color=#000080>“数字陕西”这一系统工程决非短期可以完成的,它是一个可持续的、可扩展的、递进的发展过程,其交互的信息始终在动态变化着。数字地球关键技术的进展必将引入到数字陕西建设,从而影响数字陕西的建设与应用。因此支持高校和研究单位开展与数字陕西相关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并及时引入最新技术,将为数字陕西的建设和应用、为陕西经济提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兹举4例。</FONT></P>
<P ><FONT color=#000080>(1)高速传输技术:目前10G(百亿)速度的网络技术已经成熟并在国内部分城市使用,真正意义的“数字陕西”可能需要亚太位(0.1Tb)甚至太位(Tb)的容量和速度。但是由于经济等原因和已经建成千兆网,“数字陕西”初期只能是千兆网络系统。但是,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经济的提升,“数字陕西”最终要使用更高速度、更大带宽的网络技术。</FONT></P>
<P ><FONT color=#000080>(2)虚拟现实技术:“数字陕西”的基础之一是地理空间数据,这就为空间数据的可视化提供了一个展示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的一个机会。“数字陕西”的空间数据包括二维数据和三维数据。二维数据的可视化问题已基本解决,剩余的问题属于艺术加工的范畴,三维数据的可视化或者说虚拟现实技术目前仍是一个难点。如何高效逼真地显示我们的多层次信息的“数字陕西”是我们需要尽快解决的一个问题。</FONT></P>
<P ><FONT color=#000080>(3)立体信息数字化技术:在信息获取方面,目前卫星遥感可以达到1米的分辨率,机载三维测量的分辨率还不能满足一些特殊情况的遥感测绘。但是遥感测量技术在不断发展,例如我省在几百米范围的三维激光测量技术已经取得重要进展。这一技术就可使城市三维数字化表示的精度达到分米级和厘米级精度,也可使隧道三维数字化成为可能。沿铁路近旁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实现后也将丰富“数字陕西”的内容。</FONT></P>
<P ><FONT color=#000080>★★★★★</FONT></P>
<DIV >
<P ><FONT color=#000080>我们希望并完全相信,“数字陕西”在实现西部开发战略、提升我省信息化水平为把我省早日建成西部经济强省过程中将发挥重大的作用。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上述问题可大大加速“数字陕西”建设进程并提升我省信息化水平。</FONT></P>
<P ><FONT color=#000080> </FONT></P></DIV>
<P ><FONT color=#000080><B>注记:</B></FONT></P>
<P ><FONT color=#000080>(1)    盟员西工大何明一教授于1999年9月在陕西省电子学会1999年会大会报告中首次提出“数字陕西”的概念。</FONT></P>
<P ><FONT color=#000080>(2)    1999年12月24日何明一同志代表民盟西工大总支部在长安大学举行的西安25所高校迎新联欢会上发出联合提交“建议开展‘数字陕西’建设”提案的倡议。</FONT></P>
<P ><FONT color=#000080>(3)    2000年6月何明一教授申请的“数字陕西关键技术预先研究”批准为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FONT></P>
<P ><FONT color=#000080>(4)    辛柯教授等5名民盟界别政协委员联名在2001年3月省政协会议上提交“关于开展‘数字陕西’建设的提案”。</FONT></P>
<P ><FONT color=#000080>(5)    2001年12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正式批准全面启动“数字陕西”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工程建设项目。</FONT></P>
<P ><FONT color=#000080>(6)    陕西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纲要》明确提出,“十五”期间要“加强基础测绘工作,基本建成数字陕西空间基础地理信息框架”。</FONT></P>
<P ><FONT color=#000080>(7)    2002年5月,省委书记李建国同志作的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把“数字陕西”列入陕西省十五重点建设计划。</FONT></P></TD></TR></TABLE>
喜欢0 评分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