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erect
路人甲
路人甲
  • 注册日期2003-10-16
  • 发帖数2827
  • QQ
  • 铜币14枚
  • 威望0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阅读:1578回复:0

中国遥感大事记1981-1983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3-11-18 09:43
1981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成立
1981年1月,中国科学院组建空间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承担天文卫星、地球资源卫星和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的技术总体和协调工作,并成立了由全国各部门及有关单位参加的资源卫星应用总体组,综合各应用部门的要求,制订和论证我国第一颗资源卫星方案,落实各分系统的研究任务,广泛开展地物波谱测量研究。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将资源卫星任务移交航天部。

云南省遥感技术应用学会成立
1981年2月18日,经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批准,云南省遥感技术应用学会成立,挂靠在云南教育学院。学会成立的目的在于开展学术交流,宣传普及遥感科技知识,并承担研究课题和技术咨询服务,定期举行 “云南省遥感学术讨论”活动。

中国地质学会遥感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
1981年3月,中国地质学会遥感地质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同时召开了第一届遥感地质学术交流会。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地矿、煤炭、有色、石油、冶金、铁道、核工业、国家地震局、中国科学院等部门以及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从事遥感地质的科技人员170余人,共提交论文190篇。

第一期农业遥感技术合作协议签署
中国政府农业部和联合国开发署(UNDP)于1981年3月签署了第一期农业遥感技术合作协议(CPR/80/066),UNDP投资了65万美元,在北京农业大学建立全国农业遥感应用与培训中心。

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成立
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于1981年4月4日在北京成立,挂靠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环境遥感分会的前身是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专业委员会(1978年10月在杭州成立)。环境遥感分会自1978年至今,先后组织召开了11届全国遥感学术讨论会和两次遥感专题学术研讨会,还与有关学会联合举办了“’86北京国际遥感学术讨论会”,“干旱、半干旱地区遥感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及第8、9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讨论会。编辑出版《环境遥感》期刊(季刊,公开发行,1998年改为《遥感学报》双月刊),和《遥感快讯》(不定期,内部交流)。

第二届亚洲遥感会议在北京召开
中国国家遥感中心和日本国遥感协会于1981年10月,联合在北京召开了第二届亚洲遥感会议。会议代表164人,其中来自14个国家、地区和组织的代表85名,提交论文近100篇。会议期间,宣布了亚洲遥感协会(AARS)成立,中国是亚洲遥感协会的发起国。

四川省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成立
1981年,四川省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成立,挂靠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现名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会员单位包括在川的中国科学院的有关研究所,省内的研究单位、部分高校及四川省区划办等单位和部门。

中国国家遥感中心成立(NRSCC)成立
根据我国政府和联合国科技促进发展基金组织关于建立“国家遥感中心”的合作项目(CPR/80/T01),及国科发(81)三字228号文件,经国务院批准,于1981年成立国家遥感中心。并同时成立下属“研究发展部”、“技术培训部”和“资料服务部”。

国家遥感中心是中国科技部领导下负责我国遥感(含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定位系统等领域)组织协调与管理的专门机构,其主要任务是:组织制定遥感科学技术的发展政策及规划;协调全国各部门的遥感工作,组织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实施,促进我国在遥感方面的人才培养、研究开发与咨询服务,促进遥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经国务院批准,国家遥感中心还负责我国对联合国外空科技小组委员会、亚太经社会空间应用项目和全球对地观测委员会(CEOS  )等联合国有关机构和国际组织的联络对口工作。

多年以来,国家遥感中心本着开放和集成的原则,采用网络化模式,跨部门、地区相继成立“卫星地面部”、“国土资源部”、“地理信息系统部”、“航空遥感一部”、“地方遥感一部”、“气象卫星遥感部”、 “武汉培训部”、“自然灾害部”、“农业遥感部”等十二个业务部,以及“信息与技术服务”、“香港研究开发与培训”等两个基地,分设在中科院、教育部、国土资源部、国家测绘局、国家气象局、水利部、农业部、航空遥感公司、湖南省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十个部委及地方相应机构中。国家遥感中心集中了全国精干的遥感力量,拥有院士近十名,科技人员两千五百多名,其中高级职称约占三分之一。国家遥感中心成立了协调指导 委员会,顾问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由科学技术部的领导和国内著名专家共同为我国遥感事业的发展出谋献策。

国家遥感中心早在八十年代初就组织了有关专家开展研究,并提出我国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规范研究报告,为九十年代地理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全面应用普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今年来中心组织开发了一批拥有自主版权的优秀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并通过建立示范工程来推广其普及与应用,使国产微机、GIS软件在技术上接近国外同类软件的总体水平,某些局部功能超过国外软件,打破了国外同类软件对国内市场的垄断局面。

遥感中心会同国内有关部门为促进遥感科技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应用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八六三高技术计划及攻关计划支持,组织从可见光、红外到微波波段等多种航空传感器的研制,推动作物估产、三北防护林遥感调查等重大项目的实施。“八五”期间中心实施利用遥感技术对重大 灾害进行监测、评估和救助,并为高层领导提供科学决策支持服务,中心积极推动遥感技术与通讯、计算机、雷达等高新技术相结合,组织研制成功机、星、地遥感实时传输系统,在救灾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并引起国内外重视。

国家遥感中心努力推动中国对地观测应用体系的建立,通过“九五”计划实施建立了包括国家基本资源与环境遥感动态信息服务运行系统、重大自然灾害检测与评估业务运行系统、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系统、航空遥感实时传输系统和国家经济辅助决策系统等五大应用系统,初步构成了中国对地观应用体系框架。

国家遥感中心在国际合作舞台上十分活跃,并对亚太地区及国际遥感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中心曾于1994年推动了全球首届地区性空间应用部长会议在中国召开;目前中心已与二十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广泛、密切的联系,每年要为联合国有关组织开展遥感培训,提供专家咨询,中心将继续为促进遥感技术与应用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国家遥感中心历届正副主任有:陈为江、何昌垂、马俊如、林泉、冀复生、李健、郑立中等。

遥感技术在大兴安岭西坡中段、太原西山煤田地质工作中应用研究项目获奖
1981年—1984年,中煤航测遥感局组织实施并完成了“遥感技术在大兴安岭西坡中段、太原西山煤田地质工作中应用研究”项目,研究成果表明:遥感技术在煤炭资源远景预测、煤田普查、详查、精查、煤矿生产建设、工程生产建设、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发展远景。通过对地物的波谱测试和红外辐射测温研究,发现了煤层等地质体的反射波谱和热辐射规律,获得了我国第一套北方古生代煤系地层的波谱资料,填补了这一方面的空白,具有较高的学术意义,引起了国内外同行业的重视。在方法技术试验的同时,并对煤系地层中的陷落柱、滑坡、采空塌陷区、自燃发火区、煤矸石堆自燃等灾害的调查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和突破,在查明煤炭资源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大兴安岭西坡中段新发现含煤盆地4个,对原来预测的14个含煤盆地的地质构造、煤炭资源远景作了大量修改,为今后普查勘探、寻找煤炭资源提供了更准确的地质资料依据,从而避免了后续工作钻探的盲目性,加快了勘探速度。对乌尼特盆地的地质构造和含煤远景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经钻孔验证,煤储量34亿吨,为国家节省了大量资金。该科研成果成绩显著,经济效益突出,在煤炭资源远景预测及勘探方面作出了贡献。在地质遥感技术应用方面有所创新,相当于世界遥感技术应用的水平。项目荣获煤炭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六五”国家科技攻关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2
第二次全国气象卫星应用经验交流会召开
1982年4月,国家气象局卫星气象中心在北京召开第二次全国气象卫星应用经验交流会,交流了近10年来气象卫星资料在气象、水文、海洋、航空及农牧业方面的应用研究成果,为全面推进气象卫星应用交流了经验促进了发展,会后出版了会议文集。

FY-2静止气象卫星使用要求讨论会召开
1982年 4月7日-12日,中央气象局在北京召开了FY-2静止气象卫星初步使用要求讨论会;6月,国防科工委转发了该“初步使用要求”;据此,FY-2气象卫星总体单位和分系统单位相继开始了卫星总体方案设计和各分系统性能样机的研制工作。为我国FY-2DE静止气象卫星的建成奠定了基础。

地物光谱辐射特性测量及航空遥感试验
1982年5月,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组织了院内外13个研究单位,在宁芜遥感试验场进行了多次地物光谱辐射特性测量及航空遥感试验。对新研制的航空光谱辐射计、CCD相机与实时传输系统等遥感仪器进行了性能验证,取得了大量有用数据。其成果汇编为《中国地球资源光谱信息资料汇编》及《中国地球资源光谱信息及其应用论文集》。

《中国活动构造典型卫星影像集》出版
该影像集是国家地震局“六五”重点课题,由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等科研单位主持,全国二十多个省(区)地震局共同完成。于1982年8月由地震出版社出版,共展示了中国境内各种活动构造的典型卫星照片157幅,包括假彩色合成照片75幅,基本囊括了我国各种活动构造类型,是国内第一本专为活动构造选编的典型卫星影像集,基本反映了当时国内应用卫星影像解释活动构造的研究水平,在地震、地质、地貌、地理以及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等专业的科研、生产和教学中具有应用和参考价值。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地质遥感中心成立
1982年8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地质遥感中心成立(1982~1984年期间为冶金遥感地质应用中心)。该中心是总公司地质总局领导下的负责管理全国有色金属系统遥感地质工作的机构,自成立以来承担了系统内外地质遥感技术合作与交流、项目管理、规划制定、遥感技术开发、项目成果推广、业务培训等任务,并开展遥感地质情报工作和出版《遥感与地质》刊物,面向全国发行。

采用遥感技术完成天津市土地详查
1982年9月,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与天津市农业区划委员会合作,采用彩红外航空遥感影象完成了天津市1∶1万土地利用现状详查,使天津市成为我国第一个完成土地详查的市级单位。

第四颗返回式卫星成功发射
1982年9月 9日长征2号丙火箭成功发射第四颗返回式卫星。

《遥感原理和工程地质判释》出版
卓宝熙、马荣斌合著《遥感原理和工程地质判释》(上册)一书,1982年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获1982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1983
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工程全面施工
1983年1月,国家经委和国家计委发文决定,将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工程列入按合理工期组织建设的大中型项目的1983年全国70项重点工程之一,“711-5”工程转入全面施工建设阶段。

中国参加亚洲遥感协会全国委员会正式成立
1983年3月31日由中国科协国际部牵头,在征求六个一级学会的遥感专业委员会(分会)意见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参加亚洲遥感协会全国委员会,简称“全国委员会”,并于4月29日中国科协批准“中国参加亚洲遥感协会全国委员会”正式成立,英文全名:China National Committee for Asian Association on Remote Sensing (CNCAARS)。并制订了中国参加亚洲遥感协会全国委员会章程。“全国委员会”设主席团(由各学会遥感专业委员会(分会)主(副主)任委员担任和全国委员会委员(由各学会遥感专业委员会(分会)秘书(长)担任),秘书长选举产生。

国家气象局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签订援建项目第一期工程
1983年3月,国家气象局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签订了援建项目第一期工程,建立TIROS-N/GMS图像资料接收处理系统。该系统同年6月投入业务运行。

亚太经社会地区遥感项目计划正式运行
1983年3月,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地区遥感项目计划正式运行。经贸部和国家科委批准由国家遥感中心统一归口协调该项目在国内的活动。

甘肃省遥感学会成立
为繁荣甘肃省遥感科技事业,开展遥感学术交流,1983年3月经甘肃省科协批准,成立了甘肃省遥感学会。学会挂靠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

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遥感地质所成立
为适应石油工业发展的需要,使高新技术尽快为石油工业服务,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于1983年5月成立了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遥感地质所。该所先后两次引进先进的遥感图像处理设备,全面开展油气勘探、环境工程、动态监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为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国家科委成立国家遥感技术发展规划小组
1983年5月,国家科委邀请有关单位的专家成立了国家遥感技术发展规划小组。该组用了近半年的时间,对国内遥感技术及应用状况和国外遥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组织了多次座谈会,在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七五”期间遥感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第二期农业遥感技术合作协议签订
农业部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于1983年5月签订了第二期农业遥感技术合作协议(CPR/81/045),UNDP投资80万美元,在哈尔滨、成都和南京建立了3个区域性的农业遥感应用中心,以便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农业遥感体系。

山西省农业自然条件遥感系列图编制完成
山西省农业遥感应用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5所高校的遥感力量,在太原幅试验的基础上,利用MSS卫星影像完成了全省15.6万km2的18幅1∶25万陆地卫星影像目视解译全省农业自然条件遥感系列图,共18种图件。该成果1983年5月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单通道单极化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研制成功
1983年7月,中国科学院电子所成功研制单通道单极化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使雷达工作在x波段,HH水平极化,图像分辨力10m×10m范围内,实现光学记录,光学处理。该系统在地质、水文、侦察等应用方面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1984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五颗返回式卫星成功发射
1983年 8月19日长征2号丙火箭成功发射第五颗返回式卫星。

中美遥感专家合作完成柴达木盆地遥感地质解译工作
原石油部勘探院遥感地质研究所与美国联邦地质调查局数据中心(EROS)合作,历时一年,于1983年8月完成了对柴达木盆地的遥感地质解译工作。通过双方对柴达木盆地的室内遥感地质解译及野外验证工作,对柴达木盆地含油气构造及有利勘探地区提出了有价值的资料。

北京大学遥感技术应用研究所成立
1983年8月,北京大学遥感技术应用研究所成立,同时兼国家遥感中心技术培训部。该所设备齐全、先进,教育任务是培训研究生和举办国内外高级遥感培训班(使用中、英两种语言),并承担相应的遥感科研任务。

遥感技术在海洋环境与资源调查中的开发研究
1983年8月,国家科委委托国家海洋局组织实施“遥感技术在海洋环境与资源调查中的开发研究”课题。该课题经过6个部委、3个省市所属16个单位的共同努力于1985年12月完成,主要研究内容为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和开发利用、河口及近岸地区悬浮泥沙运动对沿岸工程的影响、海洋石油污染航空遥感监测方法以及遥感技术在渔场分析、海冰观测中的应用。该项目获国家“六五”攻关奖。

国家科委成立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规范研究组
1983年11月,国家科委新技术局邀请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地理所、计算所、地球物理所、国家测绘局测绘研究所、北京大学计算机系、地矿部全国资料部和林业部调查规划院等单位的专家成立了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规范研究组。该组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提出了“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规范研究报告”,为我国今后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奠定了初步基础。

国土普查卫星开始研制
国土普查卫星是经国务院同意,国家计委、财政部于1983年12月27日批准研制的两颗返回式遥感卫星。这两颗卫星分别于1985年10月和1986年10月发射成功。国家计委、国防科工委、国家科委、国家经委为此成立了国土普查卫星推广应用协调小组,批准了京、津、唐地区、黄河三角洲等6个应用项目,积极开展国土普查卫星像片的应用研究,对推动卫星遥感应用有重要意义。

卫星气象专业委员会成立
1983年12月,中国气象学会卫星气象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挂靠国家气象局卫星气象中心。

采用遥感技术进行铁路泥石流普查及动态变化研究
1983年至1989年,由铁道部资助,铁道部专业设计院主持,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成都铁路局、铁道科学研究院西南研究所、西南交通大学参加的“采用遥感技术进行铁路泥石流普查及动态变化的研究”项目。获199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和航空像片对成昆铁路沙湾至泸沽段300余公里铁路沿线泥石流发育情况进行了遥感调查和动态分析。并对该地区泥石流的成因、类型、数量、分布规律、严重程度及其对铁路的危害程度与动态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还编制了泥石流沟分布图、小流域植被覆盖图、山坡坡度图、地质构造及松散物质分布图等专题图件。

通过遥感分析,从沿线200余条沟谷中确认其中73条为泥石流沟,并按对铁路的危害程度,将泥石流沟分为严重、中等、轻微和无危害四个等级,对73条泥石流沟均建立了重点技术档案;对主要泥石流沟,利用多时相遥感资料进行了动态分析;经现场调查验证后,对36条泥石流沟提出了治理措施,避免了重大灾难性事故。研究成果对保证成昆铁路的运营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水稻卫星遥感估产研究
浙江大学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原属浙江农业大学)于1983年开始水稻卫星遥感估产研究,经过水稻遥感估产预试验、水稻遥感估产技术经济前期研究、水稻遥感估产技术攻关研究、水稻卫星遥感估产运行系统研制等4个阶段,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重点项目和省基金等10个课题,组织40余人连续18年的研究,充分发挥遥感与非遥感技术融合的优势,攻克南方水稻卫星遥感估产的许多常规技术难以解决的难题,取得了一系列的科技成果。1997年获农业部和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建成的浙江省水稻卫星遥感估产运行系统,每年只需花5万元运行费,就能完成浙江省早、晚稻的长势监测与估产任务,经过2年的试运行估产精度达到95%左右,已被省政府采用,2001年起投入正式业务化运行。
喜欢0 评分0
[face=隶书]
强极则辱 情深不寿
谦谦君子 温润如玉
[/fac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