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
gis
管理员
管理员
  • 注册日期2003-07-16
  • 发帖数15951
  • QQ
  • 铜币25345枚
  • 威望15368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 GIS帝国居民
  • 帝国沙发管家
  • GIS帝国明星
  • GIS帝国铁杆
阅读:1576回复:0

顶尖专家 滨海群聊“玩儿科学”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1-09-23 10:58
<p>  <strong>天津北方网讯:</strong>昨天下午,由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科技传播发展基金委员会、滨海新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天津科学技术馆、滨海新区科协承办的“院士专家津沽行”系列活动之“科学大家话科普”沙龙在天津市滨海新区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举行。诺贝尔奖获奖科学家乔治·斯穆特和道格拉斯·D·奥谢罗夫,工程院院士陈清泉、郝希山,中科院院士葛墨林等,进行不同学科领域学者的交流。中国发明协会副理事长、研究员张开逊认为,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曾说过,“数学好玩儿”。我们的科学家就是要告诉人们,科学其实也可以很好玩儿。(详见B02版)</p><!--advertisement code begin--><!--none--><!--advertisement code end-->
<p> <strong> 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细说化学领域“新婴儿”</strong></p>
<p><strong>  揭秘“绿色化学”描绘“绿色生活”</strong></p>
<p>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是近十年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化学婴儿”,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那么,“绿色化学”到底是一种什么形式?它又会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呢?在昨天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绿色化学科学与工程国际高端研讨会上,三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伦·J·黑格、卡尔·巴里·夏普莱斯、哈特穆特·米歇尔就为我们现场揭秘了“绿色化学”的真相,并畅谈了它将为我们带来的未来绿色生活。</p>
<p>  <strong>科学怎么才能变得“好玩儿”?</strong></p>
<p>  昨天举行的“科学大家话科普”沙龙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使科学变得好玩?很多诺贝尔奖获奖科学家,都是在12岁以前对科学产生兴趣的。在座的很多科学家也都认为,针对青少年进行的科学普及很重要。诺贝尔奖获奖科学家乔治·斯穆特认为,可以采取孩子们感兴趣的方式如图片来吸引他们。</p>
<p>  对于青少年科学普及,许多科学家从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起。亚洲电动车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说,科学就是“discovery”,是一个探索奥秘的过程。很多孩子也许仅仅是因为好奇心,就会被某些事物的特性吸引。他小的时候,看到一辆漂亮的自行车,就到它的生产车间去看,很好奇这样的嘈杂环境中,是如何制作产生了如此美丽的车子。因此激发孩子们更深层次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去进行探索是非常重要的。新报记者郑东红</p>
<p> <strong> 新电池“印”出来新药品“搭”出来新能源“取”出来</strong></p>
<p><strong>  神奇化学 “绿化”未来生活</strong></p>
<p><strong>  艾伦·J·黑格:生产塑料太阳能电池就像“印报纸”</strong></p>
<p>  -今年75岁的艾伦·J·黑格为加利福尼亚大学固体聚合物和有机物研究所所长,因有关导电聚合物的发现而成为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三名得主之一。</p>
<p>  黑格表示:“我们一直在研制一种叫做‘塑料太阳能电池’的新型发电装置。塑料太阳能电池的好处在于它们可以利用一种类似于‘印报纸’的方式来印刷生产。这种电池可以制成半透明的形态装在建筑物的窗户上,利用太阳能为室内发电,还可以贴在手提包的表面,当人们提着包走路的时候,它就能主动接收太阳光为包里的手机充电;还可以安装在帐篷上,当人们在野外露营的时候,可以应用太阳能发电为生活提供便利;安装在温室的顶棚上,促进温室内植物生长。”</p>
<p>  <strong>卡尔·巴里·夏普莱斯: “点击化学”将应用于新药开发</strong></p>
<p>  -今年70岁的卡尔·巴里·夏普莱斯是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W.M.Keck化学教授,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p>
<p>  夏普莱斯说:“‘点击化学’是一种简单的合成方式,它能将分子片段‘搭扣’起来,从而拓展合成材料或物质的结构,逐步揭开未知的化学世界。”夏普莱斯表示,因具有产率高、副产物无害、反应条件简单、原料和反应试剂易得、合成反应快速等特点,目前在药物开发和生物医用材料等诸多领域中,“点击化学”已经成为最为有用和吸引人的合成理念之一,在化学合成领域掀起了一场风暴。</p>
<p><strong>  哈特穆特·米歇尔:应用生物质能可减轻温室效应</strong></p>
<p>  -今年63岁的哈特穆特·米歇尔因确定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复合体的立体结构,于198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p>
<p>  米歇尔主要讲述了生物质能在未来的应用。他说,生物质能,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蕴藏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可以生长的有机物中。将这种贮存的能源“取”出来作为燃料时,由于它在生长时需要的二氧化碳相当于它排放的二氧化碳的量,因而对大气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接近于零,可有效地减轻温室效应。</p>
<p> <strong> 科协年会“智慧城市论坛”在津召开</strong></p>
<p>  昨天,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通信学会分会“智慧城市论坛”在津召开,中国工程院李德仁、李德毅院士等200余名专家学者云集天津,共同讨论“智能通信与智慧城市”的主题。记者注意到本届论坛提到最多的几个词是“数字城市”“物联网”“云计算”“智能交通”“泛在网”“智慧城市”。</p>
<p>  <strong>数字技术实现“街景影像”实时呈现</strong></p>
<p>  两院院士李德仁的论题为“数字城市与智慧城市”,李院士表示,未来你只要有一个3G智能手机,就可以点击自己要去的地方,上传到数据库,数据库可以把你想要的信息利用全球监测网络精确到0.5米,再通过智慧传感器传输到你的手机上,这样你能非常准确地找到你要去的城市位置,同时还可以看实景的地貌街景,甚至实现一次虚拟旅行都没有问题。</p>
<p>  <strong>智能驾驶不用培训就能开车</strong></p>
<p>  记者现场看到了一个精彩的短片,镜头里几辆无人驾驶的汽车安全地在马路上行驶,它们完全能做到智能控制:红灯停、绿灯行、避让其他车辆以及超车。在高速行驶下,它们都能保持一定距离,最终这些无人驾驶汽车都能安全准确地停进指定泊位。李德毅院士介绍,未来,人们无须学习驾驶技术也会开车了,他幽默地说,除了驾校不太高兴以外,大部分人都非常高兴。</p>
喜欢0 评分0
GIS麦田守望者,期待与您交流。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