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200回复:1
上海:城市地质调查总体设计通过评审
我国首个部市合作开展的城市地质调查项目“上海市三维城市地质调查”,日前通过了由张宗祜、刘建航、陈吉余院士等组成的专家组的总体设计评审。
该调查由国土资源部和上海市合作立项、共同出资,计划历时3年,旨在全面摸清上海市域内的地质“家底”,建立起三维可视化城市地质基础信息平台,为城市规划和建设、防灾减灾等提供基础信息支撑。据悉,世博园区、临港新城已被列入此次调查的重点区域。 |
|
|
1楼#
发布于:2005-03-25 00:29
<P>我国首个部市合作城市地质调查项目正式启动</P><P>2004年4月24日,国土资源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在上海签署合作开展“上海市三维城市地质调查”项目协议书,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寿嘉华、上海市人民政府杨雄副市长出席并签署协议。该项目是我国首个签署协议并正式启动的部市合作城市地质调查项目。该项目的实施,是贯彻中央可持续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继农业地质调查之后,地质工作与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实现根本转变的又一创举。</P><P> 国土资源部与上海市政府合作开展上海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共同出资、成果共享,体现了胡锦涛总书记“要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切实加强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不断提高成果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指示精神,是地质调查工作运行机制上的创新。</P><P> 上海市三维城市地质调查,以服务于上海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为目标,聚焦城市规划中的立体空间轨道交通、水土体环境状况两大主题,开展地下三维地质结构调查,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开展以地面沉降为重点的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城市发展的空间安全性,预警潜在地质灾害;调查地表水体和土壤化学元素背景及污染状况,评价城市发展环境容量;为政府决策提供可视化的决策平台,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基础数据。</P><P> 城市空间资源与安全是世界各国重视的基础工作,城市的地下地质情况、地质灾害及环境状况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城市地质调查工作为城市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数据,是一项服务于城市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温家宝总理指出:“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地质工作,特别是基础性地质工作必须走在建设的前面,才能适应建设规划和建设项目的需要”。城市地质工作必须先行。</P><P> 新一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建设生态型国际大都市的宏伟目标,把上海建设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构架出由地铁和轻轨连接、由中心城辐射出卫星城的结构模式。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迫切需要地质数据支持。 依据上海市发展规划布局,结合上海地质特征,上海市三维城市地质调查,按照“平面三片、垂向三层、两大重点”进行部署。</P><P> 平面三片:按照“中心城区—外环线以外—河口滨海地区”三个区域开展工作。</P><P> 垂向三层:按照“工程建设层—松散沉积物层—基底岩层”分三个层调查,各有侧重。0—100米深度的工程建设层,围绕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重点查明三维地质结构及地表水土体的污染状况;100米以下的松散沉积物层,重点调查地下水资源与地面沉降状况;基底岩层,调查活动性断裂及基底稳定性。</P><P> 两大重点:围绕世界博览会和临港新城两个重点工程区,开展专项调查,及时为工程建设提供基础资料。</P><P> 上海市三维城市地质调查,以现有资料为基础,多手段综合勘查为补充,三维可视化技术为支撑,瞄准国际先进水平,构筑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数字化、立体化、可视化、智能化的城市地学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为政府规划、决策搭建基础平台。该平台将建成为市政府的城市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展示厅和决策指挥中心,并通过互联网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P><P> 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国土资源部与上海市政府将成立由双方有关部门组成的项目联合领导小组,精心组织该项目的实施。实行开放的运行模式,由跨专业、跨部门的高级专家组成专家指导组,联合有关科研院校等单位,共同攻关,确保各方面工作顺利开展和项目预期目标的实现。</P><P>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是一项直接服务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在今后几年中国土资源部将以上海项目为龙头,继续采用国家与地方政府合作的方式,逐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和环渤海城市群的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并引导开展中西部重要城市的工作,为未来城市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努力实现温家宝总理要求的地质工作“在支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中发挥作用”的神圣使命。</P><P> 项目周期三年,从2004年5月到2007年4月. </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