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1316回复:1
位置服务、信息娱乐扩展导航价值链
<TABLE>
<TR> <TD width="100%" colSpan=2 height=23> <DIV align=center> <CENTER> <TABLE> <TR> <TD class=content width="100%" height=23>TLA软件平台带动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升级 汉斯-格德·克莱克斯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吸引了全球目光, 西门子威迪欧也在中国市场不断发力。西门子威迪欧在全球有约4.8万 名员工,主要有动力传动系统、车身及底盘电子系统、信息娱乐系统 和服务与专业系统组织等事业部。西门子威迪欧的在华机构可以追溯 到1986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西门子威迪欧也在中国设 立了众多的生产基地,为国外汽车制造商和国内汽车制造商服务,在 相关领域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随着在中国市场占有率的提升,西 门子威迪欧也在继续扩大研发中心规模,不断培养高素质与专业研发 人员,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 西门子威迪欧清楚地意识到未来汽车电子工业的发展趋势:未来 的汽车信息娱乐系统将实现与办公及家用电脑联网,汽车与汽车之间 的通信通过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应用也将得以实现;同时,通信与导航 的结合应用更加重要,如前方的车遇到结冰路面时,通过无线方式将 信息发送出去,后方的车接收信息后,可通过车载导航重新选择路线 行驶。在这种趋势下,对强大软件系统的开发应用需求愈加迫切;并 且,半导体产品符合摩尔定律,每18个月会更新,带动了个人消费电 子产品的快速更新,而汽车电子产品通常是六七年才有相应更新。如 何在半导体技术进步的同时让汽车信息娱乐系统功能也得以提升,通 过强大的软件平台来实现显然是不二的选择。 西门子威迪欧针对这一趋势,推出了TLA(Top Level Architecture) 软件平台。它集合导航、通信、互联网、车载电脑等众多功能, 应用JAVA语言,具有强大的软件架构,可与不同硬件结合,实现导航、 娱乐及无线通信等功能。并且软件是模块化的,可进行模块调整,增 加灵活性。同时,它还可与汽车制造商平台、第三方软件融合,实现 集成化的信息娱乐系统解决方案。符合OSGi标准的TLA平台,目前已 通过相关认证,进入了汽车应用领域,宝马公司就在部分新车型的信 息娱乐系统上采用了TLA软件平台。并且,西门子威迪欧的TLA相关软 件也可延伸到移动电话的导航定位应用。 随着交通流量越来越密集,导航市场需求将快速增长。在全球车 载导航市场,欧美国家侧重信息与安全性,日本侧重娱乐,中国则需 要综合信息娱乐系统解决方案。西门子威迪欧在导航系统的开发应用 方面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针对中国导航市场的需求,西门子威迪 欧在中国将以综合信息娱乐系统为主,并引进TLA平台。中国目前导 航产品还没有根据实时交通信息进行导航的功能,同时也没有提供实 时动态数据服务的部门,存在一些发展瓶颈。很多瓶颈不是企业单方 面能解决的,需要很多的环节如上至政府、下至整车厂等的配合。 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极有可能成为推动车载导航市场飞速增 长的转折点。西门子威迪欧从前年开始在中国导航领域加力,一方面 是在整个产业链中,面对国内外汽车制造商和电子地图制作商,寻求 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二是在本土化研发方面不断深入加大投入力度, 目标就是开发出更加贴近中国市场需求的车载导航产品。 位置服务显示强大生命力 文劲军 移动位置服务(LBS)是一个新兴的领域,正在全球兴起,并已 经显示出十分强大的生命力。美国、日本、加拿大都已经开始应用, 日本LBS用户有百万之众,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更是强制要求所有运 营商提供LBS紧急救援服务。 LBS也是中国发展的趋势所向。中国联通2003年7月推出位置服务, 一年半时间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没火起来,其主要问题是:一,由 于地图与城市信息(如餐馆、商店、医院等信息)不够完整、更新不及 时,地理信息(GIS)系统难以满足LBS服务需求;二,目前的位置 业务只定位于找人,应用范围太窄。而要位置服务真正融入到人们的 生活,这还需要产业链各方努力来解决上述两大问题。运营商应牵头 组成GIS共同体,统一技术体制和分配体制,为所有应用开发商提供GIS 服务,按照GIS服务商服务内容质量分配利益。 同时,未来移动位置服务将逐渐演变成基础信息服务,自然融入 各种信息服务中,使位置服务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形成密切关联。 位置服务成功的关键在于提高位置服务对用户的价值,可从两方 面来着手:一是为用户带来更多的实惠,如不仅告知餐馆、商场的位 置,还可告知餐馆、商场是否在打折,如目前京、沪、穗、蓉许多餐 馆与联通的一家位置服务开发商合作,凡使用该开发商提供的“好图 探针”的用户就餐时可以打折;二是带来更多的方便,如导航业务最 好与路况信息结合,如在提供电影院信息后,还可提供电影院的节目 安排、可用手机购票等等一条龙服务,现在美国已开始提供这种服务; 三是为用户带来更多服务,如与位置相关的天气预报、新闻、电子导 游服务等等;四是为用户提供更多定位手段(高、中、低精度)。 移动位置服务主要依赖于3G通讯的发展,将GPS和通讯结合在一 起,必将在中国形成广大的需求市场。gpsOne技术集合了网络辅 助GPS和网络定位的优势,克服了他们的一些不足,实现智能化混合 定位。此技术还可支持三种定位模式,即手机辅助定位、基于手机定 位和自主定位。高通的gpsOne基带线路与射频线路均集成于CDMA 核心芯片中,实现手机内嵌GPS。高度集成的优势是无需增加芯片、 低成本、支持各空中接口、兼容各种定位标准,高通大多数CDMA核心 芯片组均支持gpsOne。 目前,国外的CDMA1X运营商大都选择了高通公司gpsOne 技术,十五家运营商已推出商用gpsOne服务,目前已有超过5000 万gpsOne手机,国外市场gpsOne手机终端超过100款。 中国位置服务虽然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但未来发展前景光明。 我们知道,短信业也是经过好几年的发展才开始成长起来,而位置服 务才一年半时间,它的未来也将会得到快速的发展。可以说中国的位 置服务处于爬坡阶段,顶峰在望,尚需努力攀登。 位置服务发展正当其时 唐宁浙 灵图主要业务范围是位置服务与数字城市,目前灵图开发的GPS 综合应用系统软件在监控调度系统市场占有率第一。随着计算机技术 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从最早的单机板到专网系统逐渐发展到用短信 (SMS)进行车辆调度,再发展到多种通信兼容和多种车载厂商产品并 用,此类企业级应用是国内LBS应用最广泛的领域。同时,传统的GIS 应用也面临着新的用户需求,并提出新的技术创新要求,为应对数字 城市的发展,灵图公司推出了三维GIS平台VRMAP,在土地规划、城 市综合管理、通信、水利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个人LBS应用领域,汽车导航是目前国外发展比较成熟的一个 分支,导航电子地图的下一步是向三维发展。日本导航产业发达的原 因是对公众的二维地图教育很普及,中国地图教育还存在差距。而三 维地图是真实世界的反映,也就不需要教育普及,中国将进入三维导 航时代,这对地图厂商、软件厂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国内发展 基本与国外同步,主要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受到地图数据的制约大。 在移动领域,嵌入式软件要求很高,灵图开发的嵌入式导航软件 在诺基亚手机上进行了初步的应用,现在主要销售在PDA上,今年销 量比去年增长40%-50%,最终用户数量约有一万个,反映出国内消费 者对导航产品有很大的渴望,但几千个、一万个客户支撑不了整个产 业链的循环,这需要大力提升LBS业务的增值空间。 目前对LBS的定义有很多,但我们认为只要能够为用户提供位置 服务就是LBS。它可包括各种定位方式,如GPS、GPSONE及多样的定 位终端如手机、PDA、车载导航设备等。在我国,LBS是一项新兴的产 业,LBS服务本身必须能够满足用户群的实际需求,用户不关心用什 么手段定位,只关心怎么用;而国内目前的同质化竞争是阻碍产业发 展的瓶颈,这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现阶段而言,采用何种定位技术不是产业发展的关键,而关键 是地图数据的核心支撑。从未来发展而言,在解决了地图数据这一应 用基础后,实用化、多样化、个性化的应用将成为促进产业发展的重 要动力。这是因为用户对地图内容的价值取向是多样化的,并不存在 一个统一的内容评价标准,例如车辆用户关心加油站、高速公路收费 点等,而其他用户则关注POI(兴趣点)、订票等。在导航市场上,前 装市场会提高到50%,这是将来发展趋势,但LBS不一样,各国有不同 的模式,如日本PDA导航卖得不好,但欧美很好。手机LBS从简单的到 嵌入式PDA导航再到增值位置服务,这几个应用同时启动,中国LBS、 车载导航业目前都处于小步快跑、稳步升级阶段,同时LBS产业需要 快速投入,以支撑LBS的巨大市场。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中信息沟通和资料搜索是人们的两大基本需 求,LBS技术能更有效地满足这两个基本需求,是LBS产业发展的契机。 LBS的用户群包括普通手机、企业用户、特殊人群、互联网用户及车 辆用户等,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终端的多元化;不同用户群存在较强 的融合,因此需要统一的技术平台实现用户不同的需求。 从LBS整个产业链的发展趋势来看,服务供应商(SP)业务的演进 方向是从基本的位置信息服务走向垄断化乃至公益化,其中面向手机 的,最终会成为移动运营商的一项基本服务;面向互联网,最终会成 为互联网门户网站的一项基本服务;能够有市场前景的是高附加值的 增值服务,如个性化的兴趣点查询、导航、黄页信息、基于位置的即 时通信等,但这对供应商和服务商的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内容提 供商(CP)业务的演进方向是地图提供商成为重要的和基础的CP,其他 各类CP也会介入,因而也出现了地图提供商与其他CP的联合。 未来在需求方面,基于位置的实时通信以及位置游戏将得到长足 的发展,并有效地提升单位用户的贡献值,在技术方面,3G以及更先 进的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使LBS的应用更加丰富;互联网宽带的发展 对LBS应用提出新的要求;2D向3D表现手段的演进等,这些技术的发 展也使得数字地球的实现成为可能。 实时信息、语音识别成为 导航新需求 宋大伟 中国导航市场刚刚形成,但发展比较快,2010年前,年平均增长 率预测超过100%。市场的主要推动力主要来源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 消费者对高质量导航日益增长的需求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二是基 础设施的快速增长与复杂的道路状况带动了对先进的道路导航产品的 需求;三是今后导航系统包含如DVD播放器、语音识别及蓝牙等更多 的功能,导航产品将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四是装备导航系统能提高汽 车厂商的竞争力。目前市场对价格比较敏感。 欧洲在导航市场发展快速,主要是政府资助实时交通信息的基础 设施建设如RDS、TMC系统;欧洲复杂的道路系统及国家之间的流动性 大,消费者需要灵活的导航系统;客户对低端、低价、实时转向功能 的导航产品的需求。因而,预计欧洲市场将从2000年4%的导航装车率 将提高至2008年13%左右。 目前导航系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一是对实时信息需求庞大; 二是语音识别技术对导航正愈发重要。据J.D.POWER统计,56%的 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声控的导航系统。在技术上,导航系统数据库存 储方式发展迅速,DVD-ROM系统将逐渐取代CD-ROM,硬盘驱 动、闪存及在线式存储媒介将逐渐取代传统的机芯的存储媒介;实施 交通和建设信息的融合将成为主要的技术趋势。当然,现在也存在一 些应用瓶颈,在线式导航系统可克服CD或DVD装载的地图过时的问题, 还能够支持路径再计算和语音提示,但由于目前手机网络下载速度慢 而相对费用较高。在线式汽车导航仍处于初级阶段,但随着2.5G和3G 手机网络和产品的普及,这种情况将会改观。 伟世通自1999年开始导航产品开发,2001年伟世通导航功能的收 音机进入欧洲市场,2002年进入北美市场,2003年收购法国OPTWAY 公司进一步拓展了导航产品的开发能力。未来导航系统是高需求的全 球性产业,中国导航产业也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伟世通与其合作伙伴 一起致力于促进中国导航市场的发展。 移动道路测绘技术适应 地图数据获取新要求 郭晟 目前市场上缺乏标准的电子地图,这也反映出传统的测量方式不 能满足目前电子地图测量的发展需求。传统的测量方法:一是人工测 量经纬度;二是航空测量,由于航测不能测量立交桥等地形,并且其 成本高、时间长,因此这两种方法不适合。目前,MMS(移动道路测绘 技术)开始受到重视并在市场上应用起来。 而现在也主要是依靠人工使用笔记本电脑或手持计算机进行测量, 日本有公司每年投入30万人进行地图的测量,花费的人力成本很高。 如今我国道路等基础建设日新月异,如何实时反应新的道路及交通发 展情况,及时更新地图数据,移动道路测绘技术成为新的解决方法。 MMS技术是通过在车上装GPS,摄像头放置在车头位置,车上的导 航系统提取地形坐标,通过软件高精度完成对地理数据、信息点等数 据的采集及编写,其探测到的地理属性记录可自动化完成,通过CCD 加音视频属性记录。并且,其软件存储200多种交通标志,并设置在 面板上,轻轻一按,可将其矢量信息输入,得到完整的电子地图。 今后,交通标志等地标的自动识别和更新是其发展的方向。目前 MMS可做成三维电子地图,符合今后的发展趋势。并且,MMS具有高效 率、低成本、更新快的特点。目前欧洲最大的GIS公司正采用MMS技术 进行电子地图的绘制,北美最大的NAVTECH公司也应用了此项技术。 目前,移动道路测量系统由立德在做,有高、中、低端产品,不需底 图就可进行地图绘制,精度可达到一米。并且,这种设计是模块化的, 不仅提供采集工具,还有数据库。 同时,借助于传感器、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提高,有助于MMS技 术的推广,可大大提高MMS的数据处理效率,从而使得地图信息的处 理更加快捷,也成为今后地图测绘的主要技术应用手段之一。 </TD></TR></TABLE></CENTER></DIV></TD></TR> <TR> <TD width="100%" colSpan=2 height=13> </TD></TR></TABLE> |
|
|
|
1楼#
发布于:2005-01-23 23:21
<P>偶看好位置服务</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