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GISer
路人甲
路人甲
  • 注册日期2011-09-02
  • 发帖数59
  • QQ
  • 铜币300枚
  • 威望0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 GIS帝国居民
阅读:4072回复:3

[分享]走向深入的GIS人才培养——王家耀院士专访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1-10-20 11:05
<span style="color: rgb(0, 0, 255);">作者:李生举</span><br/> <font face="Verdana">2010年新春刚过,珠三角地区的用工荒就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而由此暴露出来的全国各个行业专业人才的市
场供需矛盾,尤其是综合性高级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的问题,发人深思。GIS产业的蓬勃发展,同样需要大批GIS及相关专业的综合性高级专业人才。而人才培
养,也一直是地理信息产业关注的话题。<br/>

 <wbr> <wbr> <wbr> <wbr> <wbr>
近年来,我国地理信息系统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由于各高校开设GIS专业的条件、时机、基础各有不同,导致我国高校
的GIS教育水平良莠不齐、缺乏统筹规划,在知识结构、教学机制、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结合等方面还有待提高,严重影响了我国高素质GIS人才的培养,制
约着GIS产业向纵深方向的发展。<br/>

 <wbr> <wbr> <wbr> <wbr> <wbr>
如何有效地解决高校GIS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困扰;如何加强和完善GIS学科建设,提升GIS教育水平;如何增进GIS学术交流,打造高校GIS教学、科研
和应用的交流平台;如何联合企业推动高校GIS人才培养计划,提升产业人才竞争力等等……我们就这些问题采访了王家耀院士,以期能够帮助GIS专业学生找
准定位,帮助GIS高校完善教学体制,为企业人才培养指明方向。<br/>

 <wbr> <wbr> <wbr> <wbr> <wbr>
王家耀,湖北武汉人,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目前主要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高等院校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测绘学会理事、地图学与GIS专业委会主任委员等重要职务。<br/>

 <wbr> <wbr> <wbr> <wbr> <wbr>
他长期从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承担国家和军队重大项目20多项,获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9项,其中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出版学术著作12部,为我国地图科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以及军事测绘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br/>
</font>
<p><font face="Verdana"><strong> <wbr> <wbr> <wbr> <wbr> <wbr>
Q:请您简单谈一谈地理信息产业目前的发展现状。</strong><br/>
 <wbr> <wbr> <wbr> <wbr> <wbr>
A:我国地理信息系统起步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已经走过了30余年的历程,应该说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和进步。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同我国信
息化进程相比,同我国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相比,我觉得我们在基础平台软件、专业软件、应用软件方面,特别是在专业软件方面,还是有一定差距。所以,我觉得
总体来看,形势比过去好多了,有进步,但不容乐观。我国是一个GIS应用大国,但还不是GIS应用强国,还没有达到强国的地位。<br/>

 <wbr> <wbr> <wbr> <wbr> <wbr>
我国的GIS软件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软件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很快。我觉得主要有这么几个表现:<br/>
 <wbr> <wbr> <wbr> <wbr> <wbr>
第一,GIS企业数量和产值增长很快。我记得03年好像是50多个亿,据09年国家测绘局公布的产值,五六年的时间增长了十多倍,产值增长很快,企业数量
增长也很快。可以说,GIS作为一个产业具备了一个相当的规模,但同我国其他软件行业相比,我们还不算是很大。比如,超图软件上市之后已达到中等软件企业
的规模,
当然在GIS领域就算是龙头老大了。<br/>
第二,国产GIS软件占领的市场份额在逐年扩大。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们国内的市场基本是被国外GIS软件占据着;而到2009年,我们国产GIS
软件则占据了主要地位,起码占了百分之六、七十,而且市场竞争力也在大幅度提升。像超图软件在国外也有一部分市场,像日本、欧洲等,已经逐步开始打进国际
市场。虽然规模还不是很大,但这已经是有一个很好的开端。<br/>

 <wbr> <wbr> <wbr> <wbr> <wbr>
第三,我国参加软件测试的数量逐年增加,水平也逐年提高。我一直在关注我国GIS软件测试的发展,最早主要是测试软件的功能,到后来着重测试软件实用性和可用性,看它是不是实用。去年测试的主要是专业软件,这也反映了我们国家在GIS方面的一个发展变化。<br/>

 <wbr> <wbr> <wbr> <wbr> <wbr>
第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GIS软件也在逐年增长。现在,我们国家几个主要的GIS品牌,一个是超图软件SuperMap
GIS,一个是Map GIS,还有Geo Star等,虽然做得不是很大,但以超图软件SuperMap
GIS为主导的几个产品目前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可以跟美国的Arc GIS相媲美。<br/>
 <wbr> <wbr> <wbr> <wbr> <wbr>
此外,我国的GIS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一批高水平的GIS研究成果支撑了我们GIS产业的发展。当前社会上出版的GIS的著作很多,特别是南京
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高等院校都取得了不少成果,这反映了GIS理论上的进步。毕竟GIS还是以技术为先导的,作为一个企业、一个产业来讲,没有理论技术
支撑是不行的。</font></p>
<br/>
<p><font face="Verdana"><strong> <wbr> <wbr> <wbr> <wbr> <wbr>
Q:您认为当前我国地理信息产业还存在哪些问题?</strong><br/>
 <wbr> <wbr> <wbr> <wbr> <wbr>
A:我觉得主要有这么几个问题:<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第一,在大幅提升国际GIS的核心竞争力和关键技术上还没有突破,从长远来看,GIS软件发展的后劲不足,尽管国家863计划也实施了不少项目,但这些项目进展不是实质性的,特别是新兴的前沿GIS领域方面。<br/>

 <wbr> <wbr> <wbr> <wbr> <wbr>
第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GIS基础软件、专业软件的强势品牌还不算很多,可以数出来的就是SuperMap、MapGIS,其它一些专业软件还不是
很有名,还称不上品牌,与社会信息化的需求还有段距离。社会信息化需要大量的专业GIS软件,水利、农业、交通……都要有自己不同的应用。<br/>

 <wbr> <wbr> <wbr> <wbr> <wbr>
第三,我国GIS的研发与各行各业的应用结合的不是很紧密,现在还很难真正进入千家万户。举个例子,比如我们搞缓冲分析,比较典型的是教科书里很多软件做
这个分析时,还是停留在数学原理上,点缓冲区、线缓冲区、面缓冲区还停留在几何概念上,没有深入到应用。比如说一个大型水库缺口后的淹没范围、灾害及损失
应该怎么测算;一个工厂发生爆炸以后它波及的范围有多大等等,这些都不是一个几何概念,涉及到许多实际的因素,所以我觉得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和我们的实
际应用结合程度还不够,需要继续进行深入地、有针对性地研究。 <wbr><br/>

 <wbr> <wbr> <wbr> <wbr> <wbr>
第四,从我国空间信息基础来看,我国的GIS还没有形成一个从软件、硬件、数据到应用的产业链,还需我们进一步努力,从国家基础信息设施着眼,发展我国
GIS产业,构建上中下游的产业链。<br/>
第五,从GIS企业来看,我国GIS企业数量不少,但总体规模偏小,许多企业还是停留下传统的手工作坊状态,没有一支庞大的GIS舰队,很难形成国际竞争力。</font></p>
<br/>
<p><font face="Verdana"><strong> <wbr> <wbr> <wbr> <wbr> <wbr>
Q:回顾2009年,您认为与一年前相比,地理信息产业有着怎样的变化?</strong><br/>
 <wbr> <wbr> <wbr> <wbr> <wbr>
A:总的来说,我国的GIS产业与一年前相比还是有很大变化的,大体体现在三个方面:<br/>
 <wbr> <wbr> <wbr> <wbr> <wbr>
第一,国产GIS企业在发展规模上取得了一个大的进步。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上市,应该说它已经进入我国软件行业中等规模这样的行列,而在我们
GIS行业里,超图可以说是我们GIS企业的龙头老大,我觉得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在此之前国内还没有哪一家GIS企业上市的。<br/>
 <wbr> <wbr> <wbr> <wbr> <wbr>
第二,国产GIS专业软件受到了普遍重视,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专业软件的规范性、实用性和定制能力还有待提高。当前,在GIS领域涌现了一些技术水平比
较高、运行比较稳定、又有相当示范作用的专业软件,尤其像导航定位软件、GIS与GPS结合的软件,我觉得这些对今后推动我国位置服务和战略性信息资源的
发展具有很好的支撑作用。<br/>

 <wbr> <wbr> <wbr> <wbr> <wbr>
第三,国家测绘局召开了2009年首届全国地理信息产业高峰论坛,这标志着我们地理信息产业已经引起了国家层面的重视,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font></p>
<br/>
<p><font face="Verdana"><strong> <wbr> <wbr> <wbr> <wbr> <wbr> <br/></strong></font></p>
喜欢0 评分0
happyGISer
路人甲
路人甲
  • 注册日期2011-09-02
  • 发帖数59
  • QQ
  • 铜币300枚
  • 威望0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 GIS帝国居民
1楼#
发布于:2011-10-20 11:06
 <font face="Verdana"><strong>Q:地理信息产业的不断壮大,意味着需要更多优质人才的注入。请您对当前产业人才现状进行一下介绍。</strong><br/>
 <wbr> <wbr> <wbr> <wbr> <wbr>
A:可以肯定,随着地理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我们将需要更多的GIS专业人才参加进来,我们的产业队伍也一直在扩大。应该说,我们GIS从业人员对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仍然面临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br/>

现在GIS产业人才面临的问题,我觉得主要有这几方面:<br/>
 <wbr> <wbr><font color="#CC0000"> <wbr> <wbr> <wbr>
第一,一般来讲,从事GIS应用系统建设的人员多,而从事GIS开发的人员少,能够掌握软件工程方法的高水平GIS软件顶层设计人才更少。</font>我们在做GIS
的时候一直强调,GIS是三个层面上的问题:一是最高层次的,就是要精通软件工程,知道软件工程怎么做,掌握这种方法,我觉得我们国家做顶层设计、软件设计方面的人才很少,优秀的人才很少;二是开发,像超图软件SuperMap
GIS这样可以用来做二次开发的平台软件也不多,而且很多企业还不具备进行二次开发的能力;三搞小型GIS应用工程的人很多,最多的是进行应用系统建设的人,拿个软件把数据一装就可以用了,可以看了。<br/>

 <wbr> <wbr> <wbr><font color="#CC0000"> <wbr> <wbr>
第二,就是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熟悉GIS某一个方面技术的人才多,具备GIS及相关学科知识的人才少。</font>GIS是综合性很强的一个产业,而当前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还是有不尽合理的地方。<br/>

 <wbr> <wbr> <wbr> <wbr> <wbr>
<font color="#CC0000">第三,就是GIS开发设计方面模枋国外GIS软件的人多,真正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很少。</font>因
为我们国家的GIS起步较晚,很多GIS软件还是模仿性的,但我们不能总是停留在模仿别人的层次上,必须要跳出这个圈子,否则这样最终会影响我们国家
GIS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只有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能解决,别人解决不好的问题我们解决得很好,这样我们的产品才有竞争力。</font>

<br/>

<p><font face="Verdana"><strong> <wbr> <wbr> <wbr> <wbr> <wbr>
Q:有关资料表明,大量的计算机、测绘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正在涌入GIS产业,这是不是对GIS产业人才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br/></strong> <wbr> <wbr> <wbr> <wbr> <wbr>
A: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我觉得不要把这种现象看成是对GIS产业人才市场的冲击,为什么这么说呢?<br/>
 <wbr> <wbr> <wbr> <wbr> <wbr>
因为我觉得从宏观的层面来看,GIS产业的综合性很强,各类人才我们都需要。首先地理信息系统不是一般的计算机系统,它是地理信息系统,所以必须要具备一
定的地理学的知识,特别是专业领域GIS的开发和一些应用系统的建设,没有一定的地理学知识,你就无法判断这种分析的结果是否正确,是否反映了地理规律。<br/>

 <wbr> <wbr> <wbr> <wbr> <wbr>
同时,GIS涉及的是地理空间数据的处理和应用,从这个方面来讲,我们还要比较全面的掌握地理空间数据的特点、处理方法和技术。所以,如果没有测绘学,或者叫地球空间信息科学这种技术,是不能够胜任的。<br/>

 <wbr> <wbr> <wbr> <wbr> <wbr>
除了地图制图,想要做好GIS,还要具备GPS的知识,还要涉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支撑技术。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觉得不要把这种现象理解成对我们
GIS人才市场的冲击,因为GIS本身是需要各类人才的。<br/>
 <wbr> <wbr> <wbr> <wbr> <wbr>
我觉得,作为一名GIS产业从业人员,不可能对地理学、地理空间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都很精通,这种人才是很少的。所以,作为一家企业,我觉得
关键是如何把这些人才科学地组织在一起,形成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团队。而计算机、测绘专业人才的加入,对我们GIS是有取长补短的作用。<br/>

 <wbr> <wbr> <wbr> <wbr> <wbr>
但是,我们还是要聚焦在GIS这个问题上,我们是GIS企业,不是计算机企业,也不是搞测绘的。所以,我觉得企业可以组织一些培训班,对自己的员工组织培
训,像苏州市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的员工虽然不多,但我们也在组织培训,对GIS掌握一般的要强化GIS培训。这是企业可以做的,即使企业做不了,也可以
联合院校来组织培训。</font></p>

<br/>

<p><font face="Verdana"><strong> <wbr> <wbr> <wbr> <wbr> <wbr>
Q:谈到人才培养,当然离不开高校。应该说,近年来高校在GIS人才教育上做出了很多努力,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感受。</strong><br/>

 <wbr> <wbr> <wbr> <wbr> <wbr>
A:从学科建设的角度讲,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我们学院(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的学科建设最早是地图制图,但在70年代初期
武汉办学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意识到计算机技术要引入到地图中来,所以当时就派人进入武汉大学计算机系学习,后来又到南大去学习计算机制图,组建了计算机制
图实验室,创建了计算机地图制图专业,后来又相继创办了地图数据库专业及数字化地图制图与出版的自动化和一体化专业。到90年代中期,我们就提出要开办地
理信息工程专业,把测绘学下的地图制图改成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同时在地理学下面设置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br/>

 <wbr> <wbr> <wbr> <wbr> <wbr>
从全国来讲,GIS这个专业的人才培养还是很快的。首先是学科专业体系建立起来了。在地图制图学下面有地理信息工程,在地理学下有地理信息系统;其次,人
才培养体系也建立起来了。从博士、硕士到本科生、专科生,能够满足多层次的需求;第三,就是理论研究。我们学科发展很快,哪个学科领域也没有GIS领域出
版的著作多,虽然水平参差不齐,但总体还是不错的,因为这些本身就是为适用不同层次教育的,有不同的要求;第四,拥有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GIS软件,而且
占据了国内很大的市场份额,形成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此外,我国的GIS毕竟已形成了产业,已处于我国软件行业的中等规模,而且GIS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泛,成为了公认的空间信息科学技术中三大支撑技术之一,所有这些都是围绕人才培养进行的。<br/>

 <wbr> <wbr> <wbr> <wbr> <wbr>
这种状况我还是感受很深的,我过去在很多场合都说过建国以来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发展变化的八大成就或十大成就,而现在我国约有500多所高等院校设
立了与GIS相关的专业,其中约有80多所院校、科研机构开展了GIS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有近200所院校设有本科、专科专业,200
多所高校建立了GIS实验室,每年有近万名毕业生走出校门,服务于社会,应该说我们建立了一个多层次、不同结构的专业人才培养的渠道,这个形势总的来看是
好的,这是主流。</font></p>

<br/>

<p><font face="Verdana"><strong> <wbr> <wbr> <wbr> <wbr> <wbr>
Q:您认为应当如何继续推进GIS产业人才培养,如何推动GIS高等教育再上一个层次?</strong><br/>
 <wbr> <wbr> <wbr> <wbr> <wbr>
A:我认为,首先要正确认识GIS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我始终坚持一个观点,GIS与地理学、地图学以及卫星导航定位、遥感、电子计算机等技术有着千丝万缕
的联系。为什么说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GIS是地理学的第三语言?我认为,就是因为GIS源于地图又超越地图,GIS源于计算机制图又超越计算机制
图,GIS源于数据库又超越数据库,这个专业就是这么延伸过来的。至于说到测绘的其他学科,像导航定位、遥感及计算机技术,包括硬件、软件,都是为GIS
提供数据源和技术支撑的。所以,我们要想培养GIS人才,提高GIS高等教育水平,我觉得首先要解决一个认识上的问题,要认识GIS和其他学科的关系。<br/>

 <wbr> <wbr> <wbr> <wbr> <wbr>
第二,要根据培养的层次,基本规范目标和课程体系。GIS人才高等教育跟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情况基本是相似的,因此GIS高等教育要大发展,必然会出现这
样那样一些问题。专、本、硕、博人才培养是不一样的,顶层软件设计人才、二次开发人才和应用系统建设人才培养要求也不一样,所以我强调要根据培养层次,规
范培养目标和设置体系,这个体系要有一定的宽裕度,让人有选择的余地,但必须具备地理学、地图学知识。<br/>

 <wbr> <wbr> <wbr> <wbr> <wbr>
另外从企业需求来看,我们需要的人才层次、人才类型也不一样。严格的讲,GIS软件需要从用户需求分析出发,把用户需求分析转化为功能分析,再把功能分析
转化为软件设计、代码框架自动生成,然后是代码编写。面对这样一个过程,大家不可能都去搞软件顶层设计,还需要有做具体工作的人,所以我觉得GIS人才培
养要根据不同的培养层次来基本规范各个层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体系。<br/>

 <wbr> <wbr> <wbr> <wbr> <wbr>
第三,要强调动手能力培养。因为GIS毕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它最终是要投入应用的。现在很多高校培养的人才缺乏动手能力,不仅是设计能力欠缺,应用开发能力也很欠缺。而很多学生在学校也很难接触到一两款GIS软件,没有充裕的时间去操作。<br/>

 <wbr> <wbr> <wbr> <wbr> <wbr>
关于怎样提高我们GIS人才培养和高等教育的水平,我觉得还有一点,就是要对产业市场有全面的了解,避免盲目性。比如,有些省份不是一个教育强省,也不算
一个GIS应用大省,但很多学校都开设了GIS专业,这样,GIS人才培养就很可能带来一定的盲目性,出现就业难的问题。</font></p>

<br/>

<p><font face="Verdana"><strong> <wbr> <wbr> <wbr> <wbr> <wbr>
Q:您觉得我们高校和GIS教育工作者还应该朝着哪个方向努力?这些GIS专业的大学生应该怎样做?</strong><br/>
 <wbr> <wbr> <wbr> <wbr> <wbr>
A:作为从事GIS高等教育的工作人员,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br/>
 <wbr> <wbr> <wbr> <wbr> <wbr>
首先,对GIS领域要具备综合性的知识,同时要精通某一两个方向,处理好宽与精的关系。现在好多高等院校都把GIS看成是计算机的应用,有的学校甚至就把
GIS放在计算机专业里面,应该说这是对GIS的学科属性教学的目的不是很明确。<br/>
 <wbr> <wbr> <wbr> <wbr> <wbr>
第二,从事GIS高等教育的工作人员要掌握,起码是基本掌握GIS学科理论的前沿问题,特别是研究生导师。我们现在研究生一点也不少,有80多所院校、科研机构开展了GIS硕士、博士生教育,如果这些导师对GIS前沿不了解,就很难担负起培养高层次GIS人才的重任。<br/>

 <wbr> <wbr> <wbr> <wbr> <wbr>
第三,教育工作者本身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现在从事GIS教育的很多教师都是年轻人,更需要注意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以及对GIS前沿的了解,特别是
GIS软件开发和应用实践。<font color="#6600FF"><u><br/></u> <wbr> <wbr> <wbr> <wbr> <wbr>
<u><font color="#CC0000">就GIS专业的大学生而言,我也有这么几个想法。首先,要对GIS拥有全面的认识,对GIS发展历
史、现状与未来要有充分的了解;其次,要比较扎实地掌握
GIS基础知识;第三,要重视并积极参与实践活动,锻炼动手能力。动手能力是我一再强调的,它包括编程的能力、二次开发的能力、应用系统建设的能力等很多
方面。现在有些企业的硕士生不具备这样的能力,计算机专业的硕士不会编程,遥感专业的硕士不会编软件,甚至连地图处理都不会,问题很严重。<br/>

 <wbr> <wbr> <wbr> <wbr> <wbr>
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这些学生到GIS企业去实习,充分利用企业良好的实习条件和实验环境。</font></u></font>比如苏州市数字城市工
程研究中心就与苏州科技学院签订了协议,在苏州工程研究中心为他们建设了一个科技学院的实验基地,让很多本科生到这里来实习,让学生亲临生产实践的现场,
真刀真枪地干。所以,我也希望作为咱们超图软件这样的企业不仅要走进高校,还要为他们开辟这样的一个区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习环境。</font></p>

<br/>

<p><font face="Verdana"><strong> <wbr> <wbr> <wbr> <wbr> <wbr>
Q:在SuperMap杯第七届高校GIS大赛中,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您对这届大赛有着怎样的印象和感受?<br/>
</strong> <wbr> <wbr> <wbr> <wbr> <wbr>
A:我很高兴看到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在SuperMap杯第七届全国GIS高校大赛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br/>
 <wbr> <wbr> <wbr> <wbr> <wbr>
应该说,这反映了我们学院在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学科专业方面比较扎实的基础。作为学科来讲,GIS与地图制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它的历史渊源,我们学院的地理信息系统最早就是从计算机地图制图发展而来的。<br/>

 <wbr> <wbr> <wbr> <wbr> <wbr>
另一方面,就是我们学院拥有水平比较高的教学队伍。我们这些人都是从地图制图研究后来扩展到GIS领域的,而后来补充上来的年青教师队伍也都具有较雄厚的
GIS专业背景。<br/>
 <wbr> <wbr> <wbr> <wbr> <wbr>
再者,我们学院建立了比较良好的实验环境,投资兴建了多媒体教室、计算机中心、GIS实验室等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设施。<br/>
 <wbr> <wbr> <wbr> <wbr> <wbr>
还有就是我们一直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特别是很多本科生最后一年都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得到了锻炼的机会。这种做法,今后我们还要坚持下去。<br/>

 <wbr> <wbr> <wbr> <wbr> <wbr>
同时,我认为不只是学校,企业也要为学生提供展现他们能力的平台,这是一条很重要的途径。超图软件举办的全国高校GIS大赛是一种很好的形式,我希望超图
软件能够把这种活动继续举办下去,针对人才培养状况对每年的内容、模式进行适当调整,根据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大赛层次和水平。<br/>

 <wbr> <wbr> <wbr> <wbr> <wbr>
我觉得GIS产业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GIS这一学科目前看也是一个朝阳学科,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所以我们的大学生们要踏踏实实地学好这个专业,在国家信息化迅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一定会获得很好的就业和发展机会。</font></p>

<br/>

<p><font face="Verdana"><strong> <wbr> <wbr> <wbr> <wbr> <wbr>
Q:GIS企业是地理信息产业的主体,您认为在未来的GIS产业人才培养中,他们应该如何做?</strong> <wbr><br/>

 <wbr> <wbr> <wbr> <wbr> <wbr>
A:企业是GIS技术创新的主体,它跟高等院校有所分工,这跟国家的提法也是一致的——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自主创新是推动我国GIS产业更好更快发展的根本,也是推动GIS企业更好更快发展的根本。<br/>

 <wbr> <wbr> <wbr> <wbr> <wbr>
我认为超图软件是很好地认识到这一点的,一是超图软件提出了人才培养这个问题;二是超图软件也举办了不少的品牌活动,像组织GIS大赛、走进高校、和高校共建GIS实验室、建立GIS人才培养基地等等,这种做法很好,我非常认同。<br/>

 <wbr> <wbr> <wbr> <wbr> <wbr>
一方面这些能够促进企业自身人才培养的发展,另一方面它也确实是促进我国GIS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好的途径。过去我们经常讲产学研相结合,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还要有实践的措施,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br/>

 <wbr> <wbr> <wbr> <wbr> <wbr>
一个产业要发展,一是要有人才,一是具备前沿的技术,再有就是平台,就是企业。所以,我希望超图软件能把这个旗帜举起来,能够把整个企业带动起来,形成航空母舰或舰队,这样我们才能具有更强国际竞争力。我相信超图软件能做好这个事情,我国的GIS产业一定会做得更好更大。</font></p>

<span><font size="5" face="微软雅黑">(转)走向深入的GIS人才培养——王家耀院士专访</font></span><br/>

<p><font face="Verdana"><strong>Q:您认为未来GIS企业人才培养的出路在哪里?</strong><br/>
 <wbr> <wbr> <wbr> <wbr> <wbr>
A:对于GIS人才培养的出路,我想还是要围绕企业是GIS创新的主体展开,主要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br/>
 <wbr> <wbr> <wbr> <wbr> <wbr>
<u>第一,就GIS产业的从业人员而言,创新不是空的,要靠团体,但团体是由个人组成的,所以选用人才的时候要有条件,创新的人才要有创新的灵感、激情、胆识和韧性,要长期坚持,不能太浮躁,不能一蹴而就。</u>创新是有风险的,要靠长期积累,过去我们讲“十年磨一剑”,对于企业来说,要设计一代,制造一代,装备一代,还要超前地思考下一代的产品,所以必须拥有符合企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br/>

 <wbr> <wbr> <wbr> <wbr> <wbr>
<u>第二,作为企业来讲,只有实施自主创新,才能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没有自主创新,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就没有核心竞争力。</u>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建立一支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创新管理体制、管理机制,建立激励成功、善待挫折、宽容失败的企业氛围。对企业来讲,这一点非常重要。<br/>

 <wbr> <wbr> <wbr> <wbr> <wbr>
<u>第三,还要有政府的促进,政府要出台政策,用政策把企业、科研、高校,甚至金融、政府机构联系在一起,形成产业的链条。</u>前两天我刚去苏州参
加了一个促进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颁奖的会议,苏州市政府今年提出来两个特别:一是要做特别的工作,引进人才的工作;二是要出台特别的政策。对于引进人才这
方面,他们采取了许多配套政策的支持,比如对科技人才进行岗位津贴补助,很受欢迎。当然,这需要我们企业促进当地政府去实施,这是非常重要的。<br/>

 <wbr> <wbr> <wbr> <wbr> <wbr>
所以,我认为GIS人才培养的出路,一是要坚持产学研结合,“请进来,走出去”,
企业要和开设GIS专业的高等院校进行良好合作,要促进政府相关部门做好产业的运行规范,建立市场秩序;二是要创造条件成立企业联盟,通过企业联盟创办规模较大的研究所或者是人才培养基地,并与从高校引进人才相结合,形成更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培养机制。</font></p>
举报 回复(0) 喜欢(0)     评分
地信书生
路人甲
路人甲
  • 注册日期2011-10-29
  • 发帖数8
  • QQ
  • 铜币125枚
  • 威望0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2楼#
发布于:2011-11-07 15:39
不错哦
举报 回复(0) 喜欢(0)     评分
成信之子
路人甲
路人甲
  • 注册日期2012-03-07
  • 发帖数1
  • QQ
  • 铜币103枚
  • 威望0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3楼#
发布于:2012-04-14 16:08
顶顶<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50.gif" />
举报 回复(0) 喜欢(0)     评分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