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
gis
管理员
管理员
  • 注册日期2003-07-16
  • 发帖数15945
  • QQ554730525
  • 铜币25337枚
  • 威望15352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 GIS帝国居民
  • 帝国沙发管家
  • GIS帝国明星
  • GIS帝国铁杆
阅读:2346回复:4

当理工科遭遇咨询行业:jeff 中科院 webgis 贝恩顾问公司(外企咨询业)(z)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1-08-30 15:09
【个人信息】<br/><br/>姓名:jeff        去向:  贝恩顾问公司<br/>毕业学校:北京大学/中科院遥感所        研究生(本科)/ 专业:研究生 /地理信息系统<br/>生日:1979/04/10  性别:男  出生兀汉幽?nbsp;  星座:牧羊座<br/>背景概述        非经济类/管理类背景进入咨询行业<br/>学习成绩        本科2nd of 20;研究生top5% of 64<br/>外语成绩        cet-4:pass,cet-6:pass,gre=2310, toefl=650<br/>学生工作        时间: 2002.9~2004.6        单位/组织:中科院遥感所<br/>        参与重大活动及担任职责:研究生会主席,全面负责活动的策划,统筹<br/>实习兼职        时间:2003.9至今        单位/组织:<a href="http://www.pconline.com.cn/"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00">http://www.pconline.com.cn</font></a><br/>        担任职责和参与项目:it时事评论员<br/>竞赛特长        数学、英语演讲<br/>研究课题        webgis(利用互联网发布和提供地理信息服务的技术、模式以及具体实现)<br/>重大奖励        北大就读期间连年获得“五四奖学金”,“林超奖学金”,“社会工作单项奖”“三好学生”称号,2001届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中科院研究生院优秀奖学金;中科院优秀学生干部<br/><br/><br/>【swot分析】<br/><br/>一、优势及其使用<br/>1.优势 strength:<br/>(1)        名校毕业;<br/>(2)        高gpa或排名;<br/>(3)        学生干部或校园社团活动领导者;<br/>(4)        兼职经验;<br/>(5)        优异的综合外语水平;<br/>(6)        突出的求职技巧(简历填写,电话面试,案例面试);<br/>(7)        相应行业的知识储备。<br/><br/>2.   优势的使用:<br/>(1)        便于获取招聘信息;<br/>(2)        在简历筛选中获得更多重视;<br/>(3)        出色的学业成绩是学习能力的最直接和最主要验证;<br/>(4)        领导能力,沟通能力,解难能力,创造能力的锻炼和培养;<br/>(5)        真实工作环境中的适应能力以及对行业的了解和心得;<br/>(6)        在外企工作时基本的素质,无障碍沟通,表达正确;简历更能全面,准确地呈现个人素质;杜绝本可以避免的现场失误,高质量完成面试互动,不犯任何可以预先避免的错误;<br/>(7)        接受开放性面试时的自如流畅表现。<br/><br/>二、劣势及其弥补<br/>1.劣势(weakness):<br/>(1)        冷门专业;<br/>(2)        兼职经历不多。<br/><br/>2. 劣势的弥补:<br/>(1)        越来越多的外企彻底取消了对于专业的限制,更加看重综合能力和素质。个人也应该甩开专业的思想包袱,以“全面的素质提升”为成长目标;<br/>(2)        用高质量的兼职经历弥补数量上的不足;在兼职中赢得多种收获和心得。<br/><br/><br/>三、机遇及其把握<br/>1. 机遇(opportunities):<br/>(1)        求职行业出于上升期,人才需求旺盛;<br/>(2)        公司重视应届生;<br/>(3)        毕业学校位于机会和信息相对发达的城市。<br/><br/>2. 机遇的把握:<br/>(1)        中国经济前景诱人,引发投行,咨询等高端行业加快本土人才的积累和培养;<br/>(2)        面向高校毕业生有专门的招聘职位,培训计划和发展轨迹;<br/>(3)        众多的公司招聘信息在北大发布,直接在北京完成全部面试流程。<br/><br/>四、挑战及其排除<br/>1.挑战(threat):<br/>(1)        经济形势差;<br/>(2)        竞争人数众多且实力不错。<br/><br/>2. 挑战的排除:<br/>(1)        中低端行业的需求有限,甚至很不尽人意。不能受干扰,定位一定要坚定;<br/>(2)        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增强自己的实力,并在和其他优秀学生的接触中不断进步。<br/><br/><br/><br/>【毕业点评】<br/><br/>问题1:你觉得你在毕业出路中的个人定位和策略制定上最可取的是什么?最遗憾的是什么?<br/>最可取的: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和职业兴趣所在,长远规划,步步为营,准备充分;<br/>最遗憾的:本科没有修读经济双学位课程,错过了难得的开阔眼界和思路的机会;<br/><br/>问题2:请根据你的最终去向回答:<br/>如果你决定就业,你觉得什么是你在找第一份工作是考虑最多的因素?<br/>发展前景<br/>如果你决定读研,你如何预期研究生毕业时的你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br/>如果你决定出国,你觉得大学四年或之前的更长时间里是哪些因素坚定了你最终出国的信心和理由?<br/><br/>问题 3:360度测评----看看你周围的人是如何评价你和你的最终选择的<br/><br/>?        同学的评价 :占福最让我佩服的是他对商业信息的搜集和敏感度,这种人去咨询是天经地义的。<br/>?        师兄师姐师弟师妹的评价:做事有远见, 事事出类拔萃。<br/>?        老师的评价:真正学习到了如何学习,走上了学习型的人生道路。<br/>?        家长的评价:自主意识强,爸爸妈妈很省心;人生的路还很长,要学会轻装上阵。<br/>?        所去学校或公司的负责人的评价:jeff deserves the offer from bain!<br/>
喜欢0 评分0
gis
gis
管理员
管理员
  • 注册日期2003-07-16
  • 发帖数15945
  • QQ554730525
  • 铜币25337枚
  • 威望15352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 GIS帝国居民
  • 帝国沙发管家
  • GIS帝国明星
  • GIS帝国铁杆
1楼#
发布于:2011-08-30 15:10
【个人自述】<br/><br/>三思感言<br/><br/>bain的offer于2003年的平安夜从国贸一座顺利送达。<br/>我被bain录取的消息在研究所同学以及北大校友之间传开之后,很多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一个相同的问题被不断问及:连经管和经济学科班出身的人都未必能在竞争激烈的咨询行业求职申请中求得正果,为什么一个完全没有任何经济/经管背景的理科生最终能够在千余名竞争者中一路过关斩将顺利通过?你的实力从何而来?又做了哪些准备工作?<br/>其实,早在bain beijing office的julia女士与我联系确认offer邮寄地址的时候,她也对我的理科背景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而在我简要地向她介绍了自己的想法和经历后,深谙bain企业文化的她真诚地对我说:jeff,you really deserve it!<br/>下面,就用问答的形式将我的几个想法一一道来。<br/><br/>一问:大学学什么?<br/>        实话实说,我在刚刚走进北大的校门时,心中更多的不是多数人所想象的憧憬与兴奋,恰恰相反,那竟然是一种挥之不去的郁闷。<br/>高考考场上的发挥失准让我与第一志愿生命科学学院失之交臂,被调剂到了以地理系为前身的城环系的环境科学专业。因为对这个学科缺少了解,我在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就陷入了迷茫。我当时狭隘地认为“大学是什么专业就学习什么样的知识,将来就从事相关的工作”,感觉自己从此就要和并非很有兴趣的一个专业这么拴在一起了,心中不免有点失落。<br/>心事重重地来到北大后,由于对专业理解得非常狭隘,一种近乎无知的偏见让我倍感压抑,对地理学的各种基础课程都怀有一种莫名的抵触情绪。“未来该如何”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心里,我急切地想找到一个清晰的答案,却又不断被大学校园内的各种新颖的生活状态冲击,一时无所适从。郁闷难耐之时,一个长途打到了武汉老哥那里求助。<br/>老哥说了不少,尽管不能一一记起,但是其中的几句却是醍醐灌顶,终身难忘:大学学习的核心内容是“如何学习”,而恰恰不是那些具体的专业课程,它们仅仅是掌握这一核心技巧的一个载体;学会了如何学习,才把握住了这个社会中最为有用的工具;而且沉下心来,你其实会发现每一门课程中都会有它精彩的成分,要学会去欣赏每一门课程中的精彩。<br/>那次通话让我逐渐地冷静了下来,一个与我以往意识迥然不同的答案出现在眼前:大学学习“学习的方法”,即learn how to learn。<br/>从那以后,我对待各种课程的注意力也逐渐由具体的内容转移到体会和揣摩老师的研究技巧以及心得,而对于具体的课本内容,则是开始带着欣赏的眼光和品尝美味的心态去重新发掘它们的亮点。<br/>关注的角度不同,收获到的内容也猛然发生了质的改变。北大要求各个专业的博导必须亲临一线为本科生传道解惑,在学习思路发生改变之后,我随即猛醒各位先生身上所投射出来的做人之道与求学之道才是最为精彩的内容。三尺讲台上,每位老师所展现出来的从容与泰然,淡泊与亲切,鼓励与关怀,都让我清晰地感受到了一种高贵的人格力量扑面而来。而他们对各种问题的集精辟与简洁为一体的分析,常让我有拍案叫绝的冲动。<br/>对于众多的基础地学课程,我也开始在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会刊《national geographic》的引领下,带着一种兴奋和惊奇重新解读。戏剧般地,枯燥变成了趣味。我甚至开始不满足于课本的内容,在图书馆内查阅起了大量的地学类百科全书,也开始对探险、旅游等主题的书籍、纪录片发生了浓厚的兴趣。顿觉视界豁然开朗,明光万丈。<br/>在learn how to learn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我的自学能力得到快速提高。这在后来我的英语口语获得大幅度的进步、顺利自学完成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以及微软mcse认证、顺利通过中科院遥感所的保送生笔试等一系列环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今天看来,快速地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也是帮助我更好地在咨询行业发展的必备技能。<br/><br/>关于“大学学什么”,我从陶澍老师(北京大学环境学院长江学者)在给北大学生的寄语中找到了另一个答案,简单有力的四个字:独立思考。<br/>现在的大学校园内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多元的文化观念和价值体系在一个狭小的校园内彼此碰撞,引发大家在行为准则以及人生理念等深层次的诸多思考,并在日常的每一种行为中得到体现和自我强化。<br/>面临所有这些与自己以往经历和想法全然不同的生存状态时,“独立思考”显得尤为重要。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适合自己的选择?所有这些问题的回答需要每一个年轻人能够审慎地对待自己,本着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的态度来做出自己的选择并积极实施。 <br/>独立思考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意识、有主见、有责任感的当代大学生的基础标志,并最终助益于每一个学生个体。<br/>我在大学班主任的影响下,较早意识到了独立思考,自我规划的重要,最终在大二下学期做出了自我强化计算机方面的课程,争取毕业时保送到中科院遥感所的短期目标。并制定了自学通过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三级、四级证书以及微软mcse证书的时间表,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加以执行,终于在大四争取保送名额的竞争中,以班级第二的专业成绩获得绝对的主动权,并在遥感所热门的webgis方向激烈的笔试竞争中最终获胜,争取到了该方向唯一的保送机会。<br/><br/>说到这里我建议各位还在校园中的师弟师妹,一定要把眼光从具体的学科设置中投射到更加宏观的层面。当你站在学习一种学习的技巧、培养一种学习的习惯、掌握一套学习的方法、独立地思考做出自己的决定的层面上,你的未来就有更大的可能被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br/><br/>二问:选择就业是基于怎样的思考?<br/>        还在本科时就惊异于身边的考g考t热潮,仿佛北大学生不考虑出国就很没有出息。看着97级的同学纷纷开始行动,我也买了本红宝书开始了痛苦的历程,但未来自己走什么路?就业,出国,抑或国内深造?我心里并不很确定。背单词的同时,我开始利用各种渠道来了解出国深造这条道路的意义所在。逐渐地,一些辅助我做最后决定的现实因素开始慢慢明晰起来。<br/>首先,美国的学位培养体系中,博士占据着最重要的环节。博士培养的对象是那些真正对学术抱有浓厚兴趣并真心致力于学术研究的学生;博士培养的目标是塑造学科方向内的领袖人才。虽然未必人人都能成气候,但是这明确表述出来的培养目标还是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美国的学术培养体系和我们大多数人设想的并不相同。<br/>        就我本人来讲,出于性格和个人爱好,自己并没有把环境科学作为终身学术方向的想法,也并不赞同以出国为跳板,实现一个并不清晰和现实的“美国梦”。在此想法上,我毅然做出决定放弃这种出国念头,而是选择了我当时比较感兴趣的地理信息系统为进一步学习的方向。我想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一步地学习新的知识,并换一个新的环境去进一步地丰富自己的阅历。于是,目标放在了具有更多动手机会和实践机会的中科院系统。<br/>        gis的学习要求有相当的计算机水平,于是我以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为自我督促,从大二开始了比较系统的补习,并按照自己设定的时间进度,依次完成了二级、三级、以及四级证书的考试。我清楚地记得2000年的秋季,在前往中科院遥感所参加免试生资格笔试的当天上午,我还在北大的电教中心刚刚完成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的上机测试。带着一份自信,我走出上机测试考场赶往了中科院,在那份融合了gre,高数、gis理论问答、c语言编程的超级考卷上真实地展现了自己全面的知识结构,获得了心目中的webgis方向唯一的保送资格。而在接收函正式发到手中不久,我还收到了从微软美国总部签发的mcse认证证书,算是为自己计划并实施了两年的充电计划注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br/>        人生的规划就是这样一环接一环。当去中科院读研一事最终确定后,我开始考虑未来的研究生生活该如何度过,研究生结束后又该是如何?同时,2001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当时也拉开了序幕。基于为研究生毕业后做两手准备的考虑,便带着轻松的心情到各种校园招聘会上去感受一下。这其中,咨询行业独特的魅力首次引起了我真正的关注,从此我的求学生活中就增添了一个独立的咨询行业预备过程。<br/>        2002年的我,已经完成了全部的gre/toefl考试。在参加一些gis项目后,我逐渐意识到并坚定了出国攻读gis博士的想法对于我本人并不合适。真正让我感兴趣的是去应用各种可行的技术去解决现实的问题,而并非理论层面的深入研究。<br/>        基于这些考虑,我在2002年基本确立了就业的想法。并更有意识地为进入咨询行业开始了积极准备。<br/><br/>三问:如何准备走进咨询行业?<br/>        首先我要说的是,不要为走进咨询行业而试图走进咨询行业。如果你不了解这个行业的辛苦与付出,而仅仅是被它光鲜的外表所吸引,这将是很大的隐患。任何职业,只有你真正的喜欢它,热爱它,不带杂念地去奉献于它,你才能保持有持久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也才能为其中任何微小的进步而欢欣鼓舞,继而投入更多的热情。<br/>        咨询行业注重行业口碑而不刻意营造宣传。所以客观上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相比较而言对她的了解更多,咨询行业从业人员中这两个专业的人数占据了很大比例(我这样的个案也是一个例外)。<br/>        实际上国际知名的咨询公司在校园招聘中看重的是刚从校园毕业的头脑灵活、充满活力的年轻人所具有的巨大潜力,因而针对他们而设置的起步职位并不偏重所学专业,而更注重应聘者的综合素质,这其中包括英语水平,反应速度,基本的商业常识储备,敏锐的商业感知,出色的沟通能力,卓越的领导能力,困难面前的沉着冷静等。在对众多申请者进行简单而又严格的筛选后,有幸进入后续环节的应聘者将会接受咨询行业传统面试项目case interview,即模拟真实商业情境的案例面试。在30至45分钟一对一的讨论中,一个应聘者是否与咨询行业的素质要求以及公司的文化氛围相互匹配,面试官绝对已经了然于胸了。<br/>        在上面提到的这些素质要求中,有少数是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训练而快速掌握,比如应对案例面试的思路以及方法体系,这些甚至在咨询公司的网站上都为大家提供详尽的指导;而大多数素质不可能在短时间速成,它们几乎都是已经融入性格的成分,这也恰恰是为什么公司的网站上没有这些方面的简要指导。因为公司要寻找的,正是那些在根本素质上“match”的年轻人。<br/>        个人而言,我认为自己以下几种性格成分与咨询行业的素质要求形成了良好的契合:<br/>1)、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的热情与信念:我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直到现在,19年的求学经历一直有班长、大队长、学习委员、学生社团秘书长、学生会主席等身份跟随,帮助他人已经不知不觉地成了个人性格的一部分了。而在咨询行业,需要的恰恰是这种把客户的事情完全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做,全身心的提供解决方案的热忱和执着;<br/>        2)、对信息的高度敏感和关联组织能力:哪一天我没有能够通过电视,报纸,广播或者网络得到任何当天的新闻,整个就会有一种被世界隔离出外的感觉。尤其是连接了宽带网以后,每天我都会用至少一个小时的时间在重要的新闻网站上关注时事信息。而同时,我又总能迅速地将关于同一事物的不用报道片断整合在一起,提取出来更为全面的信息。这对于咨询行业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素质之一。<br/>至于其他的比如反应敏捷,仪态稳重等因素,这些都是基本的底限,也就不累述了。<br/>而对于朋友们最为关心的“能够通过个人有意识地积累来逐步培养的能力有哪些”,我感觉是如下方面:基本的商业知识的积累,商业感知的培养,沟通能力的加强,英语水平的提升,冷静解决困难的能力等。在现实中,自从我1999年最初了解到战略咨询公司的存在,并在2000年逛招聘会偶遇某著名国际战略咨询公司的宣讲后,不看专业看素质等特征就清晰地印在了脑海中。本来当时就对经济事件有一种天然的关注热情,从那次宣讲会来,我就更加有意识地在自己广泛的阅读中关注经济领域内的最新动态热,了解行业大事,积累商业常识。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中国经营报》、《it经理世界》等报纸杂志经常被我买来仔细阅读,并尝试着做一些个人的判断与推理,并与报道中的观点相互比照。同时我还积极利用互联网,订阅了美国著名的《华尔街日报》以及英国的《财经时报》电子版,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同时积累专业英语词汇。而北大清华校园内频繁登场的重量级的商业经济类讲座,我也尽量参加,从这个宝贵的渠道中受益无穷。<br/>所有的这些准备也都是在一种非常自然的状态下进行的。当时也并没有特别有意识地去瞄准咨询公司,就像我在前面所提到的,这些行为是真正出于兴趣而作的,并非为了什么目的而去做。其间我还兼职为中国最大的it咨讯网站担任it时事评论撰稿人,在网络上发表了一些紧扣时事的作品,这也是帮助我入围面试名单的一个因素。因此如果有条件的话,还是建议师弟师妹争取到大的公司去争取实习或者兼职机会,丰富自己的经历,获得更多的胜出把握。<br/><br/>以上简单地谈了谈自己的一点体会。我并不希望大家看了就来照搬,而是衷心地希望其中只言片语真正触及了你内心深处,让你真正开始思考自己的求学/职业/人生规划。<br/>就业,读研,还是选择出国?每一条路上都行走着出色和成功的年轻人。你的路是那一条?<br/>希望一次冷静的思考从现在开始,祝愿一个美好的理想在不久后实现!<br/><br/>(致谢:特别感谢bain beijing office的顿女士(julia)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对本文相关内容的审定以及对写作上的建议与帮助。)<br/>
举报 回复(0) 喜欢(0)     评分
gis
gis
管理员
管理员
  • 注册日期2003-07-16
  • 发帖数15945
  • QQ554730525
  • 铜币25337枚
  • 威望15352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 GIS帝国居民
  • 帝国沙发管家
  • GIS帝国明星
  • GIS帝国铁杆
2楼#
发布于:2011-08-30 15:10
【个人自述】<br/><br/>三思感言<br/><br/>bain的offer于2003年的平安夜从国贸一座顺利送达。<br/>我被bain录取的消息在研究所同学以及北大校友之间传开之后,很多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一个相同的问题被不断问及:连经管和经济学科班出身的人都未必能在竞争激烈的咨询行业求职申请中求得正果,为什么一个完全没有任何经济/经管背景的理科生最终能够在千余名竞争者中一路过关斩将顺利通过?你的实力从何而来?又做了哪些准备工作?<br/>其实,早在bain beijing office的julia女士与我联系确认offer邮寄地址的时候,她也对我的理科背景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而在我简要地向她介绍了自己的想法和经历后,深谙bain企业文化的她真诚地对我说:jeff,you really deserve it!<br/>下面,就用问答的形式将我的几个想法一一道来。<br/><br/>一问:大学学什么?<br/>        实话实说,我在刚刚走进北大的校门时,心中更多的不是多数人所想象的憧憬与兴奋,恰恰相反,那竟然是一种挥之不去的郁闷。<br/>高考考场上的发挥失准让我与第一志愿生命科学学院失之交臂,被调剂到了以地理系为前身的城环系的环境科学专业。因为对这个学科缺少了解,我在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就陷入了迷茫。我当时狭隘地认为“大学是什么专业就学习什么样的知识,将来就从事相关的工作”,感觉自己从此就要和并非很有兴趣的一个专业这么拴在一起了,心中不免有点失落。<br/>心事重重地来到北大后,由于对专业理解得非常狭隘,一种近乎无知的偏见让我倍感压抑,对地理学的各种基础课程都怀有一种莫名的抵触情绪。“未来该如何”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心里,我急切地想找到一个清晰的答案,却又不断被大学校园内的各种新颖的生活状态冲击,一时无所适从。郁闷难耐之时,一个长途打到了武汉老哥那里求助。<br/>老哥说了不少,尽管不能一一记起,但是其中的几句却是醍醐灌顶,终身难忘:大学学习的核心内容是“如何学习”,而恰恰不是那些具体的专业课程,它们仅仅是掌握这一核心技巧的一个载体;学会了如何学习,才把握住了这个社会中最为有用的工具;而且沉下心来,你其实会发现每一门课程中都会有它精彩的成分,要学会去欣赏每一门课程中的精彩。<br/>那次通话让我逐渐地冷静了下来,一个与我以往意识迥然不同的答案出现在眼前:大学学习“学习的方法”,即learn how to learn。<br/>从那以后,我对待各种课程的注意力也逐渐由具体的内容转移到体会和揣摩老师的研究技巧以及心得,而对于具体的课本内容,则是开始带着欣赏的眼光和品尝美味的心态去重新发掘它们的亮点。<br/>关注的角度不同,收获到的内容也猛然发生了质的改变。北大要求各个专业的博导必须亲临一线为本科生传道解惑,在学习思路发生改变之后,我随即猛醒各位先生身上所投射出来的做人之道与求学之道才是最为精彩的内容。三尺讲台上,每位老师所展现出来的从容与泰然,淡泊与亲切,鼓励与关怀,都让我清晰地感受到了一种高贵的人格力量扑面而来。而他们对各种问题的集精辟与简洁为一体的分析,常让我有拍案叫绝的冲动。<br/>对于众多的基础地学课程,我也开始在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会刊《national geographic》的引领下,带着一种兴奋和惊奇重新解读。戏剧般地,枯燥变成了趣味。我甚至开始不满足于课本的内容,在图书馆内查阅起了大量的地学类百科全书,也开始对探险、旅游等主题的书籍、纪录片发生了浓厚的兴趣。顿觉视界豁然开朗,明光万丈。<br/>在learn how to learn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我的自学能力得到快速提高。这在后来我的英语口语获得大幅度的进步、顺利自学完成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以及微软mcse认证、顺利通过中科院遥感所的保送生笔试等一系列环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今天看来,快速地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也是帮助我更好地在咨询行业发展的必备技能。<br/><br/>关于“大学学什么”,我从陶澍老师(北京大学环境学院长江学者)在给北大学生的寄语中找到了另一个答案,简单有力的四个字:独立思考。<br/>现在的大学校园内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多元的文化观念和价值体系在一个狭小的校园内彼此碰撞,引发大家在行为准则以及人生理念等深层次的诸多思考,并在日常的每一种行为中得到体现和自我强化。<br/>面临所有这些与自己以往经历和想法全然不同的生存状态时,“独立思考”显得尤为重要。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适合自己的选择?所有这些问题的回答需要每一个年轻人能够审慎地对待自己,本着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的态度来做出自己的选择并积极实施。 <br/>独立思考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意识、有主见、有责任感的当代大学生的基础标志,并最终助益于每一个学生个体。<br/>我在大学班主任的影响下,较早意识到了独立思考,自我规划的重要,最终在大二下学期做出了自我强化计算机方面的课程,争取毕业时保送到中科院遥感所的短期目标。并制定了自学通过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三级、四级证书以及微软mcse证书的时间表,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加以执行,终于在大四争取保送名额的竞争中,以班级第二的专业成绩获得绝对的主动权,并在遥感所热门的webgis方向激烈的笔试竞争中最终获胜,争取到了该方向唯一的保送机会。<br/><br/>说到这里我建议各位还在校园中的师弟师妹,一定要把眼光从具体的学科设置中投射到更加宏观的层面。当你站在学习一种学习的技巧、培养一种学习的习惯、掌握一套学习的方法、独立地思考做出自己的决定的层面上,你的未来就有更大的可能被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br/><br/>二问:选择就业是基于怎样的思考?<br/>        还在本科时就惊异于身边的考g考t热潮,仿佛北大学生不考虑出国就很没有出息。看着97级的同学纷纷开始行动,我也买了本红宝书开始了痛苦的历程,但未来自己走什么路?就业,出国,抑或国内深造?我心里并不很确定。背单词的同时,我开始利用各种渠道来了解出国深造这条道路的意义所在。逐渐地,一些辅助我做最后决定的现实因素开始慢慢明晰起来。<br/>首先,美国的学位培养体系中,博士占据着最重要的环节。博士培养的对象是那些真正对学术抱有浓厚兴趣并真心致力于学术研究的学生;博士培养的目标是塑造学科方向内的领袖人才。虽然未必人人都能成气候,但是这明确表述出来的培养目标还是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美国的学术培养体系和我们大多数人设想的并不相同。<br/>        就我本人来讲,出于性格和个人爱好,自己并没有把环境科学作为终身学术方向的想法,也并不赞同以出国为跳板,实现一个并不清晰和现实的“美国梦”。在此想法上,我毅然做出决定放弃这种出国念头,而是选择了我当时比较感兴趣的地理信息系统为进一步学习的方向。我想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一步地学习新的知识,并换一个新的环境去进一步地丰富自己的阅历。于是,目标放在了具有更多动手机会和实践机会的中科院系统。<br/>        gis的学习要求有相当的计算机水平,于是我以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为自我督促,从大二开始了比较系统的补习,并按照自己设定的时间进度,依次完成了二级、三级、以及四级证书的考试。我清楚地记得2000年的秋季,在前往中科院遥感所参加免试生资格笔试的当天上午,我还在北大的电教中心刚刚完成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的上机测试。带着一份自信,我走出上机测试考场赶往了中科院,在那份融合了gre,高数、gis理论问答、c语言编程的超级考卷上真实地展现了自己全面的知识结构,获得了心目中的webgis方向唯一的保送资格。而在接收函正式发到手中不久,我还收到了从微软美国总部签发的mcse认证证书,算是为自己计划并实施了两年的充电计划注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br/>        人生的规划就是这样一环接一环。当去中科院读研一事最终确定后,我开始考虑未来的研究生生活该如何度过,研究生结束后又该是如何?同时,2001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当时也拉开了序幕。基于为研究生毕业后做两手准备的考虑,便带着轻松的心情到各种校园招聘会上去感受一下。这其中,咨询行业独特的魅力首次引起了我真正的关注,从此我的求学生活中就增添了一个独立的咨询行业预备过程。<br/>        2002年的我,已经完成了全部的gre/toefl考试。在参加一些gis项目后,我逐渐意识到并坚定了出国攻读gis博士的想法对于我本人并不合适。真正让我感兴趣的是去应用各种可行的技术去解决现实的问题,而并非理论层面的深入研究。<br/>        基于这些考虑,我在2002年基本确立了就业的想法。并更有意识地为进入咨询行业开始了积极准备。<br/><br/>三问:如何准备走进咨询行业?<br/>        首先我要说的是,不要为走进咨询行业而试图走进咨询行业。如果你不了解这个行业的辛苦与付出,而仅仅是被它光鲜的外表所吸引,这将是很大的隐患。任何职业,只有你真正的喜欢它,热爱它,不带杂念地去奉献于它,你才能保持有持久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也才能为其中任何微小的进步而欢欣鼓舞,继而投入更多的热情。<br/>        咨询行业注重行业口碑而不刻意营造宣传。所以客观上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相比较而言对她的了解更多,咨询行业从业人员中这两个专业的人数占据了很大比例(我这样的个案也是一个例外)。<br/>        实际上国际知名的咨询公司在校园招聘中看重的是刚从校园毕业的头脑灵活、充满活力的年轻人所具有的巨大潜力,因而针对他们而设置的起步职位并不偏重所学专业,而更注重应聘者的综合素质,这其中包括英语水平,反应速度,基本的商业常识储备,敏锐的商业感知,出色的沟通能力,卓越的领导能力,困难面前的沉着冷静等。在对众多申请者进行简单而又严格的筛选后,有幸进入后续环节的应聘者将会接受咨询行业传统面试项目case interview,即模拟真实商业情境的案例面试。在30至45分钟一对一的讨论中,一个应聘者是否与咨询行业的素质要求以及公司的文化氛围相互匹配,面试官绝对已经了然于胸了。<br/>        在上面提到的这些素质要求中,有少数是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训练而快速掌握,比如应对案例面试的思路以及方法体系,这些甚至在咨询公司的网站上都为大家提供详尽的指导;而大多数素质不可能在短时间速成,它们几乎都是已经融入性格的成分,这也恰恰是为什么公司的网站上没有这些方面的简要指导。因为公司要寻找的,正是那些在根本素质上“match”的年轻人。<br/>        个人而言,我认为自己以下几种性格成分与咨询行业的素质要求形成了良好的契合:<br/>1)、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的热情与信念:我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直到现在,19年的求学经历一直有班长、大队长、学习委员、学生社团秘书长、学生会主席等身份跟随,帮助他人已经不知不觉地成了个人性格的一部分了。而在咨询行业,需要的恰恰是这种把客户的事情完全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做,全身心的提供解决方案的热忱和执着;<br/>        2)、对信息的高度敏感和关联组织能力:哪一天我没有能够通过电视,报纸,广播或者网络得到任何当天的新闻,整个就会有一种被世界隔离出外的感觉。尤其是连接了宽带网以后,每天我都会用至少一个小时的时间在重要的新闻网站上关注时事信息。而同时,我又总能迅速地将关于同一事物的不用报道片断整合在一起,提取出来更为全面的信息。这对于咨询行业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素质之一。<br/>至于其他的比如反应敏捷,仪态稳重等因素,这些都是基本的底限,也就不累述了。<br/>而对于朋友们最为关心的“能够通过个人有意识地积累来逐步培养的能力有哪些”,我感觉是如下方面:基本的商业知识的积累,商业感知的培养,沟通能力的加强,英语水平的提升,冷静解决困难的能力等。在现实中,自从我1999年最初了解到战略咨询公司的存在,并在2000年逛招聘会偶遇某著名国际战略咨询公司的宣讲后,不看专业看素质等特征就清晰地印在了脑海中。本来当时就对经济事件有一种天然的关注热情,从那次宣讲会来,我就更加有意识地在自己广泛的阅读中关注经济领域内的最新动态热,了解行业大事,积累商业常识。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中国经营报》、《it经理世界》等报纸杂志经常被我买来仔细阅读,并尝试着做一些个人的判断与推理,并与报道中的观点相互比照。同时我还积极利用互联网,订阅了美国著名的《华尔街日报》以及英国的《财经时报》电子版,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同时积累专业英语词汇。而北大清华校园内频繁登场的重量级的商业经济类讲座,我也尽量参加,从这个宝贵的渠道中受益无穷。<br/>所有的这些准备也都是在一种非常自然的状态下进行的。当时也并没有特别有意识地去瞄准咨询公司,就像我在前面所提到的,这些行为是真正出于兴趣而作的,并非为了什么目的而去做。其间我还兼职为中国最大的it咨讯网站担任it时事评论撰稿人,在网络上发表了一些紧扣时事的作品,这也是帮助我入围面试名单的一个因素。因此如果有条件的话,还是建议师弟师妹争取到大的公司去争取实习或者兼职机会,丰富自己的经历,获得更多的胜出把握。<br/><br/>以上简单地谈了谈自己的一点体会。我并不希望大家看了就来照搬,而是衷心地希望其中只言片语真正触及了你内心深处,让你真正开始思考自己的求学/职业/人生规划。<br/>就业,读研,还是选择出国?每一条路上都行走着出色和成功的年轻人。你的路是那一条?<br/>希望一次冷静的思考从现在开始,祝愿一个美好的理想在不久后实现!<br/><br/>(致谢:特别感谢bain beijing office的顿女士(julia)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对本文相关内容的审定以及对写作上的建议与帮助。)<br/>
举报 回复(0) 喜欢(0)     评分
gis
gis
管理员
管理员
  • 注册日期2003-07-16
  • 发帖数15945
  • QQ554730525
  • 铜币25337枚
  • 威望15352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 GIS帝国居民
  • 帝国沙发管家
  • GIS帝国明星
  • GIS帝国铁杆
3楼#
发布于:2011-08-30 15:10
【个人自述】<br/><br/>三思感言<br/><br/>bain的offer于2003年的平安夜从国贸一座顺利送达。<br/>我被bain录取的消息在研究所同学以及北大校友之间传开之后,很多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一个相同的问题被不断问及:连经管和经济学科班出身的人都未必能在竞争激烈的咨询行业求职申请中求得正果,为什么一个完全没有任何经济/经管背景的理科生最终能够在千余名竞争者中一路过关斩将顺利通过?你的实力从何而来?又做了哪些准备工作?<br/>其实,早在bain beijing office的julia女士与我联系确认offer邮寄地址的时候,她也对我的理科背景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而在我简要地向她介绍了自己的想法和经历后,深谙bain企业文化的她真诚地对我说:jeff,you really deserve it!<br/>下面,就用问答的形式将我的几个想法一一道来。<br/><br/>一问:大学学什么?<br/>        实话实说,我在刚刚走进北大的校门时,心中更多的不是多数人所想象的憧憬与兴奋,恰恰相反,那竟然是一种挥之不去的郁闷。<br/>高考考场上的发挥失准让我与第一志愿生命科学学院失之交臂,被调剂到了以地理系为前身的城环系的环境科学专业。因为对这个学科缺少了解,我在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就陷入了迷茫。我当时狭隘地认为“大学是什么专业就学习什么样的知识,将来就从事相关的工作”,感觉自己从此就要和并非很有兴趣的一个专业这么拴在一起了,心中不免有点失落。<br/>心事重重地来到北大后,由于对专业理解得非常狭隘,一种近乎无知的偏见让我倍感压抑,对地理学的各种基础课程都怀有一种莫名的抵触情绪。“未来该如何”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心里,我急切地想找到一个清晰的答案,却又不断被大学校园内的各种新颖的生活状态冲击,一时无所适从。郁闷难耐之时,一个长途打到了武汉老哥那里求助。<br/>老哥说了不少,尽管不能一一记起,但是其中的几句却是醍醐灌顶,终身难忘:大学学习的核心内容是“如何学习”,而恰恰不是那些具体的专业课程,它们仅仅是掌握这一核心技巧的一个载体;学会了如何学习,才把握住了这个社会中最为有用的工具;而且沉下心来,你其实会发现每一门课程中都会有它精彩的成分,要学会去欣赏每一门课程中的精彩。<br/>那次通话让我逐渐地冷静了下来,一个与我以往意识迥然不同的答案出现在眼前:大学学习“学习的方法”,即learn how to learn。<br/>从那以后,我对待各种课程的注意力也逐渐由具体的内容转移到体会和揣摩老师的研究技巧以及心得,而对于具体的课本内容,则是开始带着欣赏的眼光和品尝美味的心态去重新发掘它们的亮点。<br/>关注的角度不同,收获到的内容也猛然发生了质的改变。北大要求各个专业的博导必须亲临一线为本科生传道解惑,在学习思路发生改变之后,我随即猛醒各位先生身上所投射出来的做人之道与求学之道才是最为精彩的内容。三尺讲台上,每位老师所展现出来的从容与泰然,淡泊与亲切,鼓励与关怀,都让我清晰地感受到了一种高贵的人格力量扑面而来。而他们对各种问题的集精辟与简洁为一体的分析,常让我有拍案叫绝的冲动。<br/>对于众多的基础地学课程,我也开始在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会刊《national geographic》的引领下,带着一种兴奋和惊奇重新解读。戏剧般地,枯燥变成了趣味。我甚至开始不满足于课本的内容,在图书馆内查阅起了大量的地学类百科全书,也开始对探险、旅游等主题的书籍、纪录片发生了浓厚的兴趣。顿觉视界豁然开朗,明光万丈。<br/>在learn how to learn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我的自学能力得到快速提高。这在后来我的英语口语获得大幅度的进步、顺利自学完成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以及微软mcse认证、顺利通过中科院遥感所的保送生笔试等一系列环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今天看来,快速地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也是帮助我更好地在咨询行业发展的必备技能。<br/><br/>关于“大学学什么”,我从陶澍老师(北京大学环境学院长江学者)在给北大学生的寄语中找到了另一个答案,简单有力的四个字:独立思考。<br/>现在的大学校园内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多元的文化观念和价值体系在一个狭小的校园内彼此碰撞,引发大家在行为准则以及人生理念等深层次的诸多思考,并在日常的每一种行为中得到体现和自我强化。<br/>面临所有这些与自己以往经历和想法全然不同的生存状态时,“独立思考”显得尤为重要。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适合自己的选择?所有这些问题的回答需要每一个年轻人能够审慎地对待自己,本着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的态度来做出自己的选择并积极实施。 <br/>独立思考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意识、有主见、有责任感的当代大学生的基础标志,并最终助益于每一个学生个体。<br/>我在大学班主任的影响下,较早意识到了独立思考,自我规划的重要,最终在大二下学期做出了自我强化计算机方面的课程,争取毕业时保送到中科院遥感所的短期目标。并制定了自学通过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三级、四级证书以及微软mcse证书的时间表,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加以执行,终于在大四争取保送名额的竞争中,以班级第二的专业成绩获得绝对的主动权,并在遥感所热门的webgis方向激烈的笔试竞争中最终获胜,争取到了该方向唯一的保送机会。<br/><br/>说到这里我建议各位还在校园中的师弟师妹,一定要把眼光从具体的学科设置中投射到更加宏观的层面。当你站在学习一种学习的技巧、培养一种学习的习惯、掌握一套学习的方法、独立地思考做出自己的决定的层面上,你的未来就有更大的可能被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br/><br/>二问:选择就业是基于怎样的思考?<br/>        还在本科时就惊异于身边的考g考t热潮,仿佛北大学生不考虑出国就很没有出息。看着97级的同学纷纷开始行动,我也买了本红宝书开始了痛苦的历程,但未来自己走什么路?就业,出国,抑或国内深造?我心里并不很确定。背单词的同时,我开始利用各种渠道来了解出国深造这条道路的意义所在。逐渐地,一些辅助我做最后决定的现实因素开始慢慢明晰起来。<br/>首先,美国的学位培养体系中,博士占据着最重要的环节。博士培养的对象是那些真正对学术抱有浓厚兴趣并真心致力于学术研究的学生;博士培养的目标是塑造学科方向内的领袖人才。虽然未必人人都能成气候,但是这明确表述出来的培养目标还是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美国的学术培养体系和我们大多数人设想的并不相同。<br/>        就我本人来讲,出于性格和个人爱好,自己并没有把环境科学作为终身学术方向的想法,也并不赞同以出国为跳板,实现一个并不清晰和现实的“美国梦”。在此想法上,我毅然做出决定放弃这种出国念头,而是选择了我当时比较感兴趣的地理信息系统为进一步学习的方向。我想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一步地学习新的知识,并换一个新的环境去进一步地丰富自己的阅历。于是,目标放在了具有更多动手机会和实践机会的中科院系统。<br/>        gis的学习要求有相当的计算机水平,于是我以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为自我督促,从大二开始了比较系统的补习,并按照自己设定的时间进度,依次完成了二级、三级、以及四级证书的考试。我清楚地记得2000年的秋季,在前往中科院遥感所参加免试生资格笔试的当天上午,我还在北大的电教中心刚刚完成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的上机测试。带着一份自信,我走出上机测试考场赶往了中科院,在那份融合了gre,高数、gis理论问答、c语言编程的超级考卷上真实地展现了自己全面的知识结构,获得了心目中的webgis方向唯一的保送资格。而在接收函正式发到手中不久,我还收到了从微软美国总部签发的mcse认证证书,算是为自己计划并实施了两年的充电计划注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br/>        人生的规划就是这样一环接一环。当去中科院读研一事最终确定后,我开始考虑未来的研究生生活该如何度过,研究生结束后又该是如何?同时,2001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当时也拉开了序幕。基于为研究生毕业后做两手准备的考虑,便带着轻松的心情到各种校园招聘会上去感受一下。这其中,咨询行业独特的魅力首次引起了我真正的关注,从此我的求学生活中就增添了一个独立的咨询行业预备过程。<br/>        2002年的我,已经完成了全部的gre/toefl考试。在参加一些gis项目后,我逐渐意识到并坚定了出国攻读gis博士的想法对于我本人并不合适。真正让我感兴趣的是去应用各种可行的技术去解决现实的问题,而并非理论层面的深入研究。<br/>        基于这些考虑,我在2002年基本确立了就业的想法。并更有意识地为进入咨询行业开始了积极准备。<br/><br/>三问:如何准备走进咨询行业?<br/>        首先我要说的是,不要为走进咨询行业而试图走进咨询行业。如果你不了解这个行业的辛苦与付出,而仅仅是被它光鲜的外表所吸引,这将是很大的隐患。任何职业,只有你真正的喜欢它,热爱它,不带杂念地去奉献于它,你才能保持有持久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也才能为其中任何微小的进步而欢欣鼓舞,继而投入更多的热情。<br/>        咨询行业注重行业口碑而不刻意营造宣传。所以客观上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相比较而言对她的了解更多,咨询行业从业人员中这两个专业的人数占据了很大比例(我这样的个案也是一个例外)。<br/>        实际上国际知名的咨询公司在校园招聘中看重的是刚从校园毕业的头脑灵活、充满活力的年轻人所具有的巨大潜力,因而针对他们而设置的起步职位并不偏重所学专业,而更注重应聘者的综合素质,这其中包括英语水平,反应速度,基本的商业常识储备,敏锐的商业感知,出色的沟通能力,卓越的领导能力,困难面前的沉着冷静等。在对众多申请者进行简单而又严格的筛选后,有幸进入后续环节的应聘者将会接受咨询行业传统面试项目case interview,即模拟真实商业情境的案例面试。在30至45分钟一对一的讨论中,一个应聘者是否与咨询行业的素质要求以及公司的文化氛围相互匹配,面试官绝对已经了然于胸了。<br/>        在上面提到的这些素质要求中,有少数是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训练而快速掌握,比如应对案例面试的思路以及方法体系,这些甚至在咨询公司的网站上都为大家提供详尽的指导;而大多数素质不可能在短时间速成,它们几乎都是已经融入性格的成分,这也恰恰是为什么公司的网站上没有这些方面的简要指导。因为公司要寻找的,正是那些在根本素质上“match”的年轻人。<br/>        个人而言,我认为自己以下几种性格成分与咨询行业的素质要求形成了良好的契合:<br/>1)、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的热情与信念:我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直到现在,19年的求学经历一直有班长、大队长、学习委员、学生社团秘书长、学生会主席等身份跟随,帮助他人已经不知不觉地成了个人性格的一部分了。而在咨询行业,需要的恰恰是这种把客户的事情完全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做,全身心的提供解决方案的热忱和执着;<br/>        2)、对信息的高度敏感和关联组织能力:哪一天我没有能够通过电视,报纸,广播或者网络得到任何当天的新闻,整个就会有一种被世界隔离出外的感觉。尤其是连接了宽带网以后,每天我都会用至少一个小时的时间在重要的新闻网站上关注时事信息。而同时,我又总能迅速地将关于同一事物的不用报道片断整合在一起,提取出来更为全面的信息。这对于咨询行业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素质之一。<br/>至于其他的比如反应敏捷,仪态稳重等因素,这些都是基本的底限,也就不累述了。<br/>而对于朋友们最为关心的“能够通过个人有意识地积累来逐步培养的能力有哪些”,我感觉是如下方面:基本的商业知识的积累,商业感知的培养,沟通能力的加强,英语水平的提升,冷静解决困难的能力等。在现实中,自从我1999年最初了解到战略咨询公司的存在,并在2000年逛招聘会偶遇某著名国际战略咨询公司的宣讲后,不看专业看素质等特征就清晰地印在了脑海中。本来当时就对经济事件有一种天然的关注热情,从那次宣讲会来,我就更加有意识地在自己广泛的阅读中关注经济领域内的最新动态热,了解行业大事,积累商业常识。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中国经营报》、《it经理世界》等报纸杂志经常被我买来仔细阅读,并尝试着做一些个人的判断与推理,并与报道中的观点相互比照。同时我还积极利用互联网,订阅了美国著名的《华尔街日报》以及英国的《财经时报》电子版,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同时积累专业英语词汇。而北大清华校园内频繁登场的重量级的商业经济类讲座,我也尽量参加,从这个宝贵的渠道中受益无穷。<br/>所有的这些准备也都是在一种非常自然的状态下进行的。当时也并没有特别有意识地去瞄准咨询公司,就像我在前面所提到的,这些行为是真正出于兴趣而作的,并非为了什么目的而去做。其间我还兼职为中国最大的it咨讯网站担任it时事评论撰稿人,在网络上发表了一些紧扣时事的作品,这也是帮助我入围面试名单的一个因素。因此如果有条件的话,还是建议师弟师妹争取到大的公司去争取实习或者兼职机会,丰富自己的经历,获得更多的胜出把握。<br/><br/>以上简单地谈了谈自己的一点体会。我并不希望大家看了就来照搬,而是衷心地希望其中只言片语真正触及了你内心深处,让你真正开始思考自己的求学/职业/人生规划。<br/>就业,读研,还是选择出国?每一条路上都行走着出色和成功的年轻人。你的路是那一条?<br/>希望一次冷静的思考从现在开始,祝愿一个美好的理想在不久后实现!<br/><br/>(致谢:特别感谢bain beijing office的顿女士(julia)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对本文相关内容的审定以及对写作上的建议与帮助。)<br/>
举报 回复(0) 喜欢(0)     评分
gis
gis
管理员
管理员
  • 注册日期2003-07-16
  • 发帖数15945
  • QQ554730525
  • 铜币25337枚
  • 威望15352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 GIS帝国居民
  • 帝国沙发管家
  • GIS帝国明星
  • GIS帝国铁杆
4楼#
发布于:2011-08-30 15:10
 【编者点评】<br/><br/>尽管战略咨询一向不限制申请者的专业,但是从中国的实际统计数字来看,经济管理类的毕业生还是占了绝大多数。因此本文所讲述的这个以纯理工科的背景进入bain的案例绝对是对任何非经济管理类的同学的一次鼓励。案例中可以清晰地感觉到于占福对“能力培养”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所表现出来的深刻理解,以及在处理个人事务中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自主意识和超前意识。基于这些因素,专业并没有对他构成任何限制,相反,开放的心态却能够让他不仅充分体味专业知识的快乐,还能够在各种经历中随时获得素质的提升,并为自己发展的下一个阶段完成准备。同时他的经历也告诉读者,在选择日渐多元的今天,冷静深刻地去认识个人职业兴趣对年轻人选择出“最适合”的发展道路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这也是他为什么果断放弃出国计划而选择开始职业生涯。而对咨询行业的发自内心的兴趣,则推动于占福在过去的几年中不停地关注产业发展,通过各种有效媒介快速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从而逐渐培养了敏锐的商业感知和出众的分析能力。<br/>现在有许多同学都希望能进外企,那么,进外企有一些什么特殊的要求呢?就这个问题,我们采访了宝洁北京市技术有限公司高级人力资源经理郑云端。郑先生的意见是:“首先,他要对经营管理感兴趣。他是否有相关的基础知识并不很重要。外企也是企业。如果他对政治、媒体感兴趣,他也许不应该来外企。他应该有一定的团队能力、领导能力、合作能力,学术方面不是很关键,但不能太差,太差可能意味这在上进心等方面的问题。其实大多数公司的招聘都是基于一个背景,就是用你的过去说明你的未来。总体来讲,来外企工作,除了个人兴趣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语言能力,跨文化的合作能力。”显然,于占福德成功就得益于他的这些素质。那些想进外企的同学,不妨拿郑先生的这段话对照一下,如果自身的某些方面与外企的要求相悖,就应该根据自己的定位去选择合适的路。否则,即使勉强进了外企,也不一定能够干得开心。
举报 回复(0) 喜欢(0)     评分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