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erect
路人甲
路人甲
  • 注册日期2003-10-16
  • 发帖数2827
  • QQ
  • 铜币14枚
  • 威望0点
  • 贡献值0点
  • 银元0个
阅读:1564回复:0

中国遥感大事记1987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3-11-18 09:51
1987
北京完成航空遥感综合调查
由地质矿产部、城市建设部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持,地矿部地质遥感中心、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等单位完成的“北京航空遥感综合调查应用”,于1987年1月通过国家级鉴定。这项综合调查项目从1983年起经过三年多的时间,共提供科研报告41份,编制106种两千余幅专业图件,采集了几十万个数据。内容涉及地质构造、地貌、河流变迁、泥石流、建筑材料和农、林、水、古建、城建、生态环境等方面,为首都提供了一大批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其中23项成果资料填补了北京市基础资料的空白。该项目获1987年北京市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上海经济区首届遥感应用讨论会召开
由上海市红外与遥感学会等16个单位联合筹办的“上海经济区首届遥感应用讨论会”于1987年3月26—28日在上海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华东五省一市及来自北京的59个单位的97名代表。会议收到论文50余篇,有14名代表在大会上作了报告。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上海经济区遥感技术应用的建议”,同意成立“上海经济区遥感协作中心”,并通过了章程(草案)。会议期间举办了上海经济协作区遥感成果展。

国际气象卫星资料管理和应用讲习班在北京举行
1987年3月,世界气象组织(WMO)在北京国家气象局卫星气象中心举办了为期10天的“国际气象卫星资料管理和应用讲习班”。来自包括我国在内的亚洲、西太平洋地区的13个国家和地区的24人参加了这次讲习班,由我国和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及WMO的卫星气象专家授课。

《遥感图像的计算机处理和模式识别》出版发行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郭德方编著的《遥感图像的计算机处理和模式识别》一书由电子工业出版社于1987年3月出版发行。这是一部全面、系统地介绍遥感图像计算机处理和模式识别的著作,被我国多所高等院校选为教材,并被广泛引用。该书1992年获电子工业部优秀教材一等奖。

地矿部遥感中心加入国家遥感中心
1987年3月,经地矿部申请,国家科委同意,地矿部遥感中心以“国家遥感中心国土资源部的名义” 加入国家遥感中心。对外名称:参加国家遥感中心后,其原行政隶属关系与经费渠道不变

陆地卫星TM图像数据在区域构造研究及矿产预测中的应用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与日本地质调查所于1987年4月-1990年4月进行了陆地卫星TM图像数据在区域构造研究及矿产预测中的应用研究。研究内容为区域构造信息的目视解译,计算机提取及综合分析与处理技术。通过合作促进国际遥感技术交流,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遥感技术在大兴安岭森林火灾监测中发挥作用
1987年5月6日~6月2日,东北大兴安岭发生特大森林火灾期间,我国气象卫星和陆地卫星地面接收站及有关单位的遥感飞机与技术人员,先后投入大兴安岭火灾的灭火工作。监视了整个火灾的全过程,每天提供火区范围、火势变化、火头位置移动、新火点出现以及扑火措施效果等方面的信息,有力地支持了灭火指挥和灾后重建家园、恢复生态环境的工作。

吉林省地质遥感中心成立
吉林省为了适应遥感技术发展的需要,加强遥感工作的横向和纵向联系,使这项技术更好地为全省现代化建设服务,经吉林省政府同意,由省编委批准,于1987年5月14日,正式成立了吉林省地质遥感中心。

第一届北京国际地理信息系统学术讨论会(IWGIS,Beijing’87)在北京召开
由国家计划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理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发起并主持召开的“北京国际地理信息系统学术讨论会”(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Beijing,简称IWGIS'Beijing)是一个周期性的GIS国际讲坛,每三年一届。1987年5月26~29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这是首次在我国举行的GIS国际学术会议,与会中外代表73人,论文50篇。会议宗旨是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开拓国际合作研究。来自美、英、加、日、荷、西德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地理学会、国际地图协会、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和国际航空航天测量与地球科学学院等国际组织的三十多位著名科学家参加了会议。来自我国各地的近40名教授和专家出席了会议。会议出版了英文版论文集。参会的各国专家约定,以后每三年举行一届IWGIS,Beijing的国际学术讨论。

北京国际地理信息系统学术讨论会
北京国际地理信息系统学术讨论会(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Geographical lnformaiton System,Beijing,简称IWGIS)是由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发起和主持召开的系列性地理信息系统国际会议,第一届于1987年5月在北京召开,成为国际上最早的GIS专业会议之一,计划是每3年举行一次,现已举办过5届。

我国第一套面向遥感制图的图像处理系统(PIPS)研制成功
国家科委下达的“六五”重点攻关项目—PIPS遥感制图图像处理系统的研究,于1987年5月通过鉴定。该课题由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完成,PIPS系统是我国自行开发组配的第一套面向遥感制图的图像处理系统。

 “中国海监”飞机机载遥感系统建成
1987年5月,“中国海监”飞机机载遥感系统建成。该系统以国产Y-12型飞机为平台,由侧视雷达、微波辐射计、红外/紫外扫描仪、航测相机以及摄录相设备组成,对海面油溢、污染及灾害性现象,如赤潮等进行监视、监测、取证,并承担我国海洋权益维护及海洋资源管理等海上搜巡工作。

中国科学院净月潭遥感试验场投入使用
为深入开展地物波谱的基础研究,摸清地物在各种阳光条件下的辐射特性,中科院在长春南部净月潭建立了野外遥感试验场,并于1987年6月19日正式投入使用。试验场内植被种类较齐全,地层和地貌较典型。有山、水、茂密的树林、水田、菜园和沼泽等,是比较理想的野外遥感试验场。试验场距长春市区10km,备有各种生活和工作设施,测试设备齐全,对国内外遥感界开放。

气象卫星应用座谈会召开
1987年6月26日—29日,由国家气象局、航天工业部、水利电力部、中国民航局、总参气象局等单位共同发起,在国家气象局卫星气象中心召开了气象卫星应用座谈会,共有87个单位200多位代表出席。当时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到会接见了全体代表并作了重要指示。

国家科委组织实施防汛遥感试验
1987年6月,国家科委会同水利部,组织中国科学院、国家测绘局、广播卫星公司等部门实施为期三年的防汛救灾遥感应用计划,以解决建立我国洪水监测与灾情评估业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FY-2气象卫星地面接收处理系统工程方案可行性论证会召开
1987年 7月20日-23日,国家气象局负责组织建设的我国FY-2静止气象卫星地面接收处理系统工程(代号552-5)方案可行性论证会在卫星气象中心召开。国防科工委、国家计委、国家经委、航天工业部等领导机关和卫星设计研制单位、地面系统设备生产厂家以及气象卫星用户代表约120人参加了会议。24日-28日,由国防科工委主持,在北京召开了FY-2静止气象卫星第一次大总体协调会。为该工程提供了可行的实施方案。

应用卫星图像寻找阿尔善油田供水水源地
由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承担的应用卫星图像寻找阿尔善油田供水水源地项目始于1987年7月,结束于1988年1月.本项目在区域地质构造和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遥感技术,采用MSS图像,对阿尔善油田水源地的地貌形态,古今河道、地质构造、富水区特征等进行了解译,结合前人资料和实地调查综合分析,研究了阿尔善油田水源地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的水文地质条件,预测了阿尔善油田地下水水源地范围,指出了阿尔善油田水源地的富水区(带)、含水层位及开采地下水的实施方案,并提出了开采井井位设计原则。

利用该成果在1988-1989年现场施工中,共打42口水井,成功率100%,总出水量达1.28×104m3/d。解决了阿尔善油田用水急需,比原计划的巴彦诺尔水源地取水节省输水管道100km,为国家节约投资数千万元,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项目获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中加合作研建洞庭湖区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
1987年7月至1989年12月,湖南省遥感中心和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遥感中心地理信息系统部)与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IDRC)合作,建立了“洞庭湖区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这是湖南首次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也是我国较早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为湖区进行多层次资源环境监测、防灾减灾、区域整治开发等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库和决策系统,为遥感信息集成积累了经验。该系统在长江中游防汛遥感试验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受到了国家科委和水利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嘉奖。

第九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
1987年8月5日长征2号丙火箭成功发射第九颗返回式卫星。

中日油气资源遥感应用合作研究
中日合作项目“中日油气资源遥感应用合作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所和日本地球科学综合研究所于1987年8月开始进行合作研究。主要应用卫星遥感数据(包括Landsat、MSS、TM、JERS—IOPS、SAR) 和航空成像光谱数据(包括GERAIS、CASMAIS)对中国西北主要含油气盆地(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等)中与油气密切相关的岩石地层和地质构造进行解译和分析,评价和验证遥感数据在石油地质研究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中加联合举办遥感讨论班
中国国家遥感中心和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IDRC)于1987年9月14—25日在国家遥感中心技术培训部(北大遥感所)共同举办了一期“遥感资源调查与监测”国际讨论班。来自孟加拉、印尼、尼泊尔、巴基斯坦、菲律宾、斯里兰卡、泰国和中国的19名学员参加了讨论。加拿大滑铁卢大学J.Howarth和中国的7名专家、教授为讨论班作了12次专题报告。

中英签订“遥感-新疆地质勘测”合作协议
1987年9月,国家科委和英国海外发展署(ODA)签订了“遥感一新疆地质勘测”合作协议。中方执行单位为国家遥感中心研究发展部(中国科学院遥感研究所),英方执行机构为SWK公司,其宗旨是研究发展遥感地质找矿的理论与方法。

国家计委召开遥感地质计划座谈会
1987年9月,国家计委国土局在北京召开遥感地质计划座谈会,要求积极开展遥感地质工作的横向联合,充分发挥现有遥感资料、设备和技术力量的作用,使遥感技术在地质工作中得到更加有效的应用。同时,成立了全国遥感地质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国家“七五”计划中的遥感地质计划。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资助“气象卫星资料存档与检索服务系统”项目在北京签约
1987年9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资助国家气象局卫星气象中心第三期工程“气象卫星资料存档与检索服务系统”项目,在卫星气象中心正式签署文件,付诸执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官员和中国经贸部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的代表在文件上签字。我国国家气象局局长邹竞蒙在签字仪式前会见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德雷珀先生一行。

湖南省遥感中心加入国家遥感中心
1987年10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申请,国家科委同意,湖南省遥感中心以“国家遥感中心长沙遥感部的名义” 加入国家遥感中心。对外名称:Changsha Branch National Remote Sensing Center。参加国家遥感中心后,其原行政隶属关系与经费渠道不变。

大气探测红外分光辐射计模样1型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大气探测红外分光辐射计是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为我国“风云一号”气象卫星专门设计的红外遥感仪器,它的主要功能是探测地面到30km高空之间的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可获得全球三维空间大气温度数据。研制该分光计的技术难度较大,其中关键部件和氘化TGS单晶材料、光锥型热释电探测器、窄带超窄带滤光片等关键研制技术是国内首次研制成功的,在国外也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制备。分光计所达到的最主要技术指标是整机灵敏度与美国的星载红外分光计(VTPR)相当。大气探测红外分光辐射计模样I型于1987年10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STAR一1极轨气象卫星地面站通过鉴定
由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研制的STAR—l极轨气象卫星地面站于1987年11月28日通过鉴定。该项目为国家“七五”攻关第76项的一部分。该系统能接收并预处理美国TIROS—N系列气象卫星数据,并能接收、处理我国发射的极轨气象卫星数据。该系统在技术开发上是成功的,关键部件做到了国产化,标志着我国已具备了研制这类地面站的能力,填补了国内空白。

中国-西德开展空间合作
1987年11月,国家科委新技术局马俊如局长代表中方和西德研究技术部官员签署了中一西德微重力科学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方面开展技术合作。同时,德国将派专家参加中国的高空气球放飞试验,并共同举办一系列的技术讨论会。

东海、黄海渔海况速报图传真试播
1987年11月,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所等单位利用NOAA卫星资料,从北京的海洋渔业临时速报中心,向全国海洋渔业部门传真试播了“东海、黄海渔海况速报图”。该图包括海面温度、流态、近岸水色及参考中心渔场等内容,经海洋渔业公司试用,认为有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国家验收
1987年12月3—4日,以国家计委国家经济信息中心主任周宏仁博士为组长,刘东生学部委员和严谷良高级工程师为副组长,包括4位学部委员和9名专家组成的国家验收委员会对实验室进行了国家验收,认为:实验室方向明确,目标先进;成立了具有权威性、国际性和代表性的学术委员会;设备齐全、配套、现代化水平较高;已展开包括国家科技攻关在内的系列研究,成绩突出,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显示了很强的研究实力,并已跻身于国际学术竞争行列;人才培养采用国内外联合,形式多样,符合国情,行之有效;学风严谨,思想活跃,管理有效,一致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向国内外全面开放。

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科学报和中国新闻社等媒体作了多方的报导。

我国FY-1极轨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工程通过验收
1987年12月26日由国家气象局负责建设的我国FY-1极轨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工程(代号711-5工程,包括北京、广州、乌鲁木齐3个地面站与北京气象卫星资料处理中心)全面建成,并通过了由国家计委、国防科工委、北京市政府、国家气象局等部门组成的国家验收委员会的国家级验收,并认为该工程达到了八十年代初期同类工程国际水平。国家主席李先念、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以及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防科工委、财政部、劳动人事部、航天工业部、邮电部、水利电力部和北京市的领导,出席了工程竣工剪彩仪式,李先念主席剪彩。

喜欢0 评分0
[face=隶书]
强极则辱 情深不寿
谦谦君子 温润如玉
[/fac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游客

返回顶部